[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935.8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亮;王建;王泽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森凯(山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热管 管束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
背景技术
管束干燥机是间接接触式干燥机,以饱和蒸汽为干燥热源。饱和蒸汽通过旋转接头进入进气端管箱,经过干燥管体上的管孔进入管束干燥管体内,物料经进料螺旋进入管束干燥机,被分布在管束外周的抄板提升,均匀落至加热管外表面,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完成热交换,物料中的水分在吸热后变为水蒸气挥发与物料分离;饱和蒸汽在管束换热管内放热后冷凝成水,由排水端管箱经旋转接头排出管束,从而完成物料干燥过程。但是现有技术的管束干燥机,能耗较高,每蒸发1kg水需要消耗饱和蒸汽(0.4~0.5MPa)1.5kg。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能够提高蒸汽利用率,降低设备能耗,从而解决了现有干燥机存在的能耗高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包括有顺次相连的进气端管箱、干燥管体和排水端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排水端管箱与所述干燥管体之间设置有加热室。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超导液。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进气端管箱连接有进气轴,所述排水端管箱连接有排水轴,所述进气轴与所述排水轴之间连接有中间轴。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中间轴设置有出气孔。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干燥管体设置有抄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在原有管束干燥管体的基础上,增加加热室,换热管填充适量超导液(约为换热管容积的20%~30%),蒸汽不再进入换热管内部,而是在加热室中加热换热管,使换热管中超导液汽化,物料经进料螺旋进入管束干燥机内,被分布在管束外周的抄板提升,均匀落至加热管外表面形成冷端,超导液在冷端遇冷放出汽化潜热,冷凝返回加热端;物料中的水分在吸热后变为水蒸气挥发与物料分离。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的利用蒸汽热能,降低能耗,节约蒸汽20%~25%。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气轴,2为进气端管箱,3为干燥管体,4为换热管,5为中间轴,6为出气孔,7为抄板,8为加热室,9为排水端管箱,10为排水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包括有顺次相连的进气端管箱2、干燥管体3和排水端管箱9,干燥管体3内设置有换热管4,排水端管箱9与干燥管体3之间设置有加热室8;进气端管箱2连接有进气轴1,排水端管箱9连接有排水轴10,进气轴1与排水轴10之间连接有中间轴5,中间轴5设置有出气孔6;换热管4内设置有超导液;干燥管体3设置有抄板7。
本实用新型超导热管管束干燥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饱和蒸汽通过进气轴1进入中间轴5,在加热室8内,中间轴5分布有出气孔6,饱和蒸汽通过出气孔6进入加热室8,在加热室8中加热换热管4,换热管4中的超导液吸热汽化将热量向进气端管箱端2传递,在运行过程中与抄板7提升而散落在换热管4表面的湿物料进行热交换,超导液遇冷释放汽化潜热,在重力作用下返回加热室8,物料中的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汽挥发与物料分离,完成干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森凯(山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澳森凯(山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伺服执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开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