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性排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860.3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云;卢敏华;刘仕军;王明;方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8;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性 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性排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吸波材结构的软性排线。
背景技术
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绕曲、高讯号传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该软性排线是与电子连接器搭配使用,以将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一端,达到讯号传递的目的。
目前,软性排线(FFC)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贴合在铜导体2上下表面的上绝缘膜1和下绝缘膜3,以起到绝缘作用,以及通过人工贴附在下绝缘模3上的吸波材5,吸波材5起到控制电磁干扰和控制特性阻抗的作用;还包括位于FFC软性排线端子铜线部位的补强板4,起到增加端子强度的效果,以便于插接。
但是,现有的软性排线其缺点是:吸波材需靠后工序以人工作业贴附,工时高、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人工贴附吸波材的粘着材料为双面胶等自粘型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弯曲、弯折而造成吸波材分层,从而直接影响了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吸波材结构软性排线,可以通过机器贴附吸波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软性排线,包括:导体、贴合在导体上表面的绝缘膜;及与导体下表面贴合在一起的吸波材。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软性排线端子铜线部位的补强板。
优选的,所述吸波材包括依次贴合在一起的表层绝缘层、金属接地层、绝缘介质层。
优选的,还包括贴附在绝缘介质层表面的热熔胶。
优选的,所述表层绝缘层材料为麦拉或同类材料。
优选的,所述金属接地层材料为铝箔或同类材料。
优选的,所述绝缘介质层材料为PET、PP或同类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机器贴附一体吸波材替代传统人工贴附之吸波材,有益效果在于:1.人工成本低;以机器作业贴附,工时低、效率高、人工成本低。2.品质稳定;机器贴附一体吸波材粘着材料为热熔胶,产品结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弯曲、弯折而造成吸波材分层,从而保证了产品品质。3. 材料成本低;相对于人工贴附吸波材,少了一层绝缘膜,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手工贴附吸波材的软性排线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贴合吸波材后的软性排线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性排线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软性排线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波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3、4所示,包括:上绝缘膜1,导体2,吸波材5及补强板4。导体2位于中间部位,起导通作用;上绝缘膜1贴合在导体2的上表面,起绝缘作用;吸波材5与导体2的下表面贴合,起到控制FFC软性排线特性阻抗及屏蔽作用;还包括位于FFC软性排线端子铜线部位的补强板4,起到增加端子强度的效果,以便于插接。
上述软性排线生产工艺为利用FFC软性排线贴合机将上层绝缘皮膜1、导体2、吸波材5、补强板4通过热贴合形成FFC软性排线成品。相对于常规FFC软性排线,本实用新型FFC软性排线省了下绝缘膜,减少了人工贴附的作业工序。
请参阅图5所示,吸波材结构示意图,包括表层绝缘层a、金属接地层b、绝缘介质层c和热熔胶d,将表层绝缘层a表面上胶后贴在金属接地层b的背面,将金属接地层b的表面上胶后贴在绝缘介质层c的背面,热熔胶d通过上胶涂布在绝缘介质层c表面,在FFC软性排线生产加工时通过热压与FFC软性排线导体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其中,表层绝缘层a起绝缘作用,材料为麦拉或同类材料;金属接地层b起控制电磁干扰和控制特性阻抗的作用,材料为铝箔或同类材料;绝缘介质层c起调节和控制特性阻抗大小的作用,材料为PET、PP或同类材料。热熔胶d主要起到贴合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扭转风能电缆
- 下一篇:一种DVD或DVB机箱底座结构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