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模制粒机的大小压辊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746.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希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汇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模制粒机 大小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模制粒机,特别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生物质环模制粒机的大小压辊组合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饲料、粮食、食品、化工、医药、肥料等多种行业中物料制成颗粒料的环模制粒机,尤其适用于木屑、秸杆、竹屑、棉柴颗粒、啤酒花、农业废弃物、垃圾固体废弃物等生物质制粒的环模制粒机。本实用新型属于颗粒成形加工、环保以及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立绿色、环保、节约型社会成为世界发展主流观念的提升,大力发展木屑、秸杆等生物质的颗粒化、能源化处理已成为目前颗粒成型加工、环保以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通过生物质制粒有效地改善物料的物理和生化性能来满足对生物质颗粒料的需求。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生物质的专用颗粒成型加工设备,生物质制粒均采用现有的环模制粒机来完成,环模制粒机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发展也较为成熟的传统颗粒成型加工设备,对饲料等粉状物料的制粒效果比较好,但将环模制粒机应用于生物质制粒上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物料进料不畅,容易卡料,堵料和结拱。目前的环模制粒机两个压辊总成中的两只压辊完全一样大小,两只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相等(模径比为压辊的外径与环模的内径之比),生物质物料一般具有物料松散、密度小、质量轻、粒度大、粒度大小不一、品种变化复杂多样、物料流动性差等特点,原有发展比较成热的针对饲料等物料的环模制粒机压辊和环模的模径比根本无法适应生物质这种特殊松散型物料的制粒,一方面容易造成卡料、堵料和结拱,使物料脉动进入压制室,造成环模制粒机电流波动大,振动大,带来环模制粒机主轴和空轴等极易损坏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目前环模制粒机的物料通过进料装置将物料喂入压制室,这种结构使得物料进入压制室的推力小,再加上进料装置如果是压模罩和喂料刮刀型式进料,压模罩、喂料刮刀和主轴头对物料会造成阻挡,也加重了对于松散型的生物质物料卡料、堵料和结拱的程度,如果压制室吃料能力不足,就一直向前产生堵料。(2)挤压能力差,松散物料,压制室大,压力不集中,压力和压模中心偏转角度大,使得相同转距下,压力小,挤压制粒效果差。由于目前的环模制粒机两个压辊总成中的两只压辊完全一样大小,两只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相等,二者均具有扒料和挤压功能,使得两只压辊的扒料和挤压能力非常差,二者既不能较好地完成扒料工作,更不能很好地完成压辊挤压物料从环模的模孔通过进行挤压制粒的工作,因此造成现有环模制粒机的压辊组合装置物料不但容易卡料、堵料和结拱,而且挤压制粒能力差,挤压制粒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进料流畅、振动小、挤压制粒能力强效果好的环模制粒机的大小压辊组合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模制粒机的大小压辊组合装置,包括有环模、两个压辊总成、主轴、主轴压板、进料室、空轴、齿轮箱、安全销总成和进料装置,环模与空轴相连接,空轴活动设置在齿轮箱内,压辊总成设置在主轴前端,主轴前部活动设置在空轴内,主轴后部通过安全销总成连接在齿轮箱上,压辊总成设置在环模内部,每个压辊总成包括有一只压辊偏心轴和一只压辊,压辊活动设置套装在压辊偏心轴外,环模和压辊之间带动物料进入的空间为压制室,所述两个压辊总成中的两只压辊为一只小压辊和一只大压辊,小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与大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不相等,环模和小压辊之间带动物料进入的空间为小轮压制室,环模和大压辊之间带动物料进入的空间为大轮压制室,环模内部与大压辊上部组成的空腔为进料室。
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为门盖进料绞龙,门盖进料绞龙的前部出料端与进料室正对;或者所述进料装置为压模罩和喂料刮刀,喂料刮刀的前部出料端与进料室正对。
进一步,所述小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为0.38~0.45,大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为0.5~0.55。
更进一步,所述小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为0.43,大压辊与环模的模径比为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汇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汇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