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热流道喷嘴上的可拉伸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704.7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桥;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流 喷嘴 拉伸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具体是一种用于热流道喷嘴上的可拉伸加热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一项先进的注塑加工技术——热流道技术,在欧美国家的普及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中期甚至更早。由于热流道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国外发展比较快,许多塑胶模具厂所生产的模具70%以上采用了热流道技术,部分模具厂甚至达到90%以上,而在中国,这一技术在近几年才真正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模具向欧美公司的出口量快速发展,热流道在我国塑胶模具中运用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热流道喷嘴的加热一般都采用加热圈进行加热,不同长度的喷嘴使用不同长度的加热圈进行加热。喷嘴长度的可变性很大,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和一些大型复杂塑料产品的热流道系统的喷嘴,因此对应的加热圈的长度可变性也很大。所以很多公司的喷嘴加热器的长度都是非标准的,喷嘴加热器很难备库存。目前热流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快速交货已成为竞争的重要砝码,然而非标加热器的定制时间比较长,对热流道系统的快速交货构成很大影响。很多公司为了避免加热器的定制影响快速交货,会对加热器备大量库存,每相隔10毫米左右就备一种库存,库存压力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热流道上的可拉伸加热器,该加热器可对不同长度的热流道喷嘴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热流道喷嘴上的可拉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一弹簧加热圈,该弹簧加热圈的两端各固定一个不锈钢套管,并在这两个不锈钢套管的管壁上均开有锁紧螺丝孔。
所述弹簧加热圈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弹簧加热圈的两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不锈钢套管的内壁上。
所述的两个不锈钢套管与弹簧加热圈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主要由两个不锈钢套管和两钢套管间连接的弹簧加热圈构成,两不锈钢套管管壁上开有锁紧螺丝孔。使用该加热器时,可拉伸弹簧加热圈使之适应热流道喷嘴的长度,在喷嘴的外壁上开两个环形小槽,将锁紧螺丝穿过不锈钢套管的锁紧螺丝孔而紧卡在喷嘴的环形小槽内,便精确地把本加热器固定在喷嘴上且能防止使用过程中弹簧加热圈的回弹和滑动,从而对喷嘴进行很好的加热,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的外观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它包括一弹簧加热圈6,该弹簧加热圈由软质材料制成、其截面呈圆形。弹簧加热圈的两端还各固定一个不锈钢套管2(弹簧加热圈的两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不锈钢套管的内壁上,两个不锈钢套管与弹簧加热圈同轴布置),并在这两个不锈钢套管2的管壁上均开有锁紧螺丝孔2-1。
本实施例加热器的制作过程为:把弹簧加热圈6的两端分别塞进两个不锈钢套管2中再焊接固定,在每个不锈钢管2的管壁上开设几个锁紧螺丝孔2-1,锁紧螺丝孔的位置要靠近不希望被拉伸的弹簧圈处。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际运用时,拉伸弹簧加热圈6使之适应要被加热的热流道喷嘴1的长度,在喷嘴1外壁上开两个环型槽1-1(槽的位置要与拉伸后的加热器的不锈钢套管上的锁紧锁紧螺丝孔的位置对应),把拉伸后的加热器套在喷嘴1上,然后用锁紧螺丝5锁紧,便精确地把本加热器固定在喷嘴上且能防止使用过程中弹簧加热圈的回弹和滑动。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点火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产品倒扣脱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