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651.9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尤其是一种电压力锅密封结构,属现有电压力锅技术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的密封结构通常都是由固定在锅盖内表面的支承结构支承密封圈来现实的。目前电压力锅行业大多采用的密封结构主要有:一类是用不锈钢丝弯曲成圆圈再通过数个支承脚焊接在锅盖内,而密封圈则扣入钢丝圈外侧定位;另一类是锅盖中央固定一密封圈支承杆,用铝片冲压一个支承盘,支承盘装在密封圈支承杆上,密封圈套置在支承盘的外径上,上述两类密封结构由于密封圈都是扣在同时还存在造价高和密封圈结构的外侧,因此,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容易从支承装置上脱落;同时这两类密封结构还存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密封圈装拆麻烦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拆简便,造价低廉且密封圈不易脱落的电压力锅密封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密封圈支承环和密封圈,其特征是支承环固定在锅盖内沿上,密封圈的外沿嵌入支承环与锅盖之间的间隙定位。
上述支承环为连续的整体环形结构或为若干分立的不连续的环段构成。
上述支承环由不锈钢钢丝制成。
为使支承环与锅盖之间的间隙更深,确保密封圈在该间隙内的定位更稳固,支承环上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向外凸起的凸台,支承环通过所述凸台与锅盖内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密封圈外侧设有卡槽,密封圈外沿嵌入支承环与锅盖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卡槽卡置在支承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密封圈嵌装到支承环与锅盖之间的间隙定位,受到锅盖内径的制约和支承环的支承,工作时受热吸水膨胀后,也不会从支承结构上脱落;密封圈需要清洗时,也很容易拆装;同时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节省材料,因此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在电压力锅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承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圈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1、密封圈支承环2和密封圈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承环2为连续的整体环形结,并由不锈钢钢丝制成,支承环2上设有三个向外凸起的凸台21,支承环2通过所述凸台21与锅盖1内沿焊接固定;所述密封圈3外侧设有卡槽31,密封圈3外沿嵌入支承环2与锅盖1之间的间隙,并使所述卡槽31卡置在支承环2上实现密封圈3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受锅盖1内径的制约和支承环2的支承,密封圈3受热吸水向外膨胀后,也不会从支承结构上脱落,只会卡得更紧;密封圈3需要清洗时,也很容易拆装;同时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节省材料,因此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用于各种电压力锅上,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普通压力锅和微压电饭煲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染色豆浆机
- 下一篇:带防误开盖装置的连体电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