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颈椎病的护颈枕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0478.2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0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艾慕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23146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上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颈椎病 护颈枕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头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预防颈椎病的护颈枕芯。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光与枕头着伴在睡眠中渡过,所以除了床垫之外,枕头对于人的睡眠质量起到的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但是现有技术制成的枕头大部分都由简单结构构成,其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参照人体工程学原理,所以给人们的睡眠带来的积极影响有限,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保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更有效地保护颈椎并矫正及防止变形,同时合理承托人体睡眠时的头、颈、肩部的位置,使颈椎和胸椎保持平直,维持人体的生理高度的新型保健枕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预防颈椎病的护颈枕芯,通过两个形状相同的弹性覆盖层上下相连组成;在两个弹性覆盖层之间设有填充层。其中,填充层为无霉变无杂质的天然乳胶。
具体的,两个弹性覆盖层的边缘紧密相连,同时两个弹性覆盖层的中部由填充层填充隔开。
弹性覆盖层由多个正六边形的隔片相连构成。
进一步,弹性覆盖层的隔片的每个顶角处均开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枕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枕芯能够更紧密的适合颈椎的生理曲度,可以在睡眠之中解除颈椎肌肉疲劳,使颈椎在睡眠中不易受到挤压,缓解压力,调节出适当的承托并化解压力伤害,顺应了枕靠姿势及受压点。对保护人体颈椎有显著帮助,大大增强了枕芯的功能性,具备良好的保健作用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防颈椎病的护颈枕芯,通过两个“口”型的弹性覆盖层1上下相连组成,在两个弹性覆盖层1之间设有填充层4。其中,填充层4为无霉变无杂质的天然乳胶。
具体的,两个弹性覆盖层1的边缘紧密相连,同时两个弹性覆盖层1的中部由填充层4填充隔开。
弹性覆盖层1由多个正六边形的隔片3相连构成。
进一步,弹性覆盖层1的隔片3的每个顶角处均开有通气孔2。通气孔2用于弹性覆盖层1的内外空气的缓慢流通,有助于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生产过程中,两个弹性覆盖层1依照放制好的模板,裁剪成形,定位好拉链位并缝合。
其中,构成填充层4的天然乳胶作为一种医用科学方面的高级原料,对人体无害,不含有毒原素,绿色环保,同时具有高密度和超高弹性(回弹率≥50%),拉力良好,可以很好的缓冲人体压力。由于天然乳胶柔软耐磨,永不板结,永不变形,且具有杜绝螨虫及细菌滋生之功效,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呼吸道过敏,有益皮肤健康。同时,天然乳胶的开放型细胞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无数互相连接的细小透气室,再加上具体制作流程中近千条专门设计的通风孔(开放式蜂窝结构),确保了填充层4内外空气流通,迅速散发头颈部多余的热量和湿气,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天然乳胶自带矫形功能,加上生产当中是一次成型,所以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枕芯主要是对枕芯的组成结构上进行了改造,增强了其实用性,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护颈效果。同时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以保持颈椎自然的生理弯曲度,使颈部的颈椎、肌肉、韧带等均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然而通过略微的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弹性覆盖层1的形状,以及改变填充层4一次成型的形状,可以令本实用新型的枕芯的使用外形及功能有更多的侧重点,进而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搭乘火车、汽车、船和飞机等,也可作为日常家居看电视所用,满足了使用者更多的功能需要,具备较佳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艾慕寝室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艾慕寝室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