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457.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红;魏伟;苏方远;陈学成;李中延;罗永莉;张新河;马莉;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80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相邻 电芯间 串联 负极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作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特别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人们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所需电池的首选。
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满足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两种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手段:一种为大容量单体电池,大容量单体电池的输出电压不高,但其可以大电流输出;另一种为低容量小电池串联,通过低容量小电池串联的方式,可以通过较高的电压输出来得到较高的功率密度。从安全性能角度出发,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厂家多采用低容量小电池串联的方式。低容量小电池串联,可以通过在单体电池外部将其串联起来;也可以将多个电芯在电池内部串联组成一个大电池包。针对后者的连接方式,不可避免的需要将相邻电芯间正负极引线连接起来。现有技术中电芯负极采用镍极耳连接,但由于镍的电导率低,作为动力电池使用时,极耳自身的温度升高剧烈,严重时导致电芯隔膜熔融,引起电池内部短路;同时镍极耳硬度相对较高,容易刺破相邻的电芯;最后相邻电芯极耳间的连接会耗费更多的工时,还会造成顶封困难,易漏液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该极耳电导率高、在大电流通过时温升较低,同时硬度相对较低、连接工艺简单、电池整体安全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包括铝构成的主体,其中,该主体的一端在铝的基础上覆盖有镍镀层。
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为长条形。
所述极耳主体覆盖有镍镀层的一端与一电芯的负极引线焊接配合,而另一端与另一电芯的正极引线焊接配合。
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不同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其长宽高根据电池极耳的具体要求进行任意比例设计,含镍端长度及镀镍层厚度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极耳主体采用金属铝,电导率高,在大电流通过时,极耳温升较低,铝极耳的硬度较小,不容易刺穿隔膜或相邻电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一个极耳就可以一并连接相邻电芯的正负极,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避免了顶封困难与易漏液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电芯;2.另一电芯;3.负极引线;4.极耳;5.正极引线;6.镍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相邻电芯间串联用正负极连接极耳4,该极耳包括铝构成的主体层,该主体层一端为单纯的金属铝,而另一端在金属铝的基础层上还覆盖有镍镀层6,极耳形状成长条形。
如图所示,两个电芯1与2正负极交错的叠放在一起,为了图形表述清楚,两个电芯都只画出一个电芯引线,另一电芯引线略去,电芯1只画出负极片负极引线3,电芯2只画出正极片正极引线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超声焊接或者电焊方式,将极耳4的金属铝端与电芯2的正极引线5焊接在一起,将极耳4的镀镍端与电芯1的负极引线3焊接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这样选取与进行:
1. 负极极片使用9μm铜箔,正极极片使用厚度为16μm的铝箔,涂布浆料时极耳位置留出跳涂区,干燥、辊压,分切成片;
2. 分别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点焊5mm的铝片和镍片,作为正极引线5和负极引线3;
3. 将正负极极片,隔膜重叠在一起卷绕成电芯1和2 ;
4. 将电芯放入铝塑膜中,进行顶封与侧封,注液,化成,除气,分容与搁置;
5. 取两个电芯1与2正负极交错的叠放在一起,将极耳4的金属铝端与电芯2的正极引线5焊接在一起,将极耳4的镀镍端与电芯1的负极引线3焊接在一起;
6. 将整套电芯放入铝塑膜中,进行顶封与侧封,最终得到采用该实用新型所描述极耳连接的动力电池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蓄电池的接线装置
- 下一篇:设有隔热板的电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