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59761.3 | 申请日: | 2011-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美荣 |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泰山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臭氧 领域 分离 装置 中的 球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属于臭氧发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的除菌剂,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方式就是将臭氧溶解到水里,利用臭氧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由于臭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在与水混合过程中总有部分臭氧气体未被溶于水中,而残存臭氧气体若与臭氧水一起流出,则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将残存的臭氧气体与水分离的气液分离装置是必要的。
目前臭氧领域的气液分离装置中的关键组件浮球阀基本都是沿用自来水领域的浮球阀或者采用简易的浮子密封结构。例如专利号为ZL200620013621.4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的一种气液分离器中,采用浮筒上的顶针与排气孔配合,当水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后,装置内液面上升,水的浮力使浮筒升起,排气孔关闭,当液面下降,浮筒下降,排气孔打开,将积聚的气体排出,如此循环。
上述浮球阀结构,有以下缺点:
1.该结构中顶针与排气孔之间没有定位结构,因此当浮筒位置产生偏移时,容易错位而导致无法将排气孔完全封闭,从而导致臭氧水从排气孔中流出。
2.顶针与排气孔之间没有定位结构,但仍要达到完全密封的功能即对各个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不管是机械加工件或是成型件都是非常困难的,意味成本将大幅增加,质量难以控制。
3.目前采用的浮球阀都是使用常规的塑料材质来制作,耐臭氧性能较差,因此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臭氧对常规的塑料材质的氧化能力极强,容易出现损坏而失去功能。
4.目前采用的浮球阀都是使用常规的橡胶材质来密封排气孔,耐臭氧性能较差,因此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由于臭氧对常规的橡胶材质的氧化能力极强,容易出现损坏而密封失效。
综上所述,已有的应用于臭氧领域的浮球阀结构,容易出现密封失效而导致臭氧水从排气孔泄漏的问题,进而使气液分离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密封效果好,稳定可靠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密封头,密封头内设有排气通道及气孔,密封头下端设有导柱,导柱下端设有凸台,支架内设有密封导杆,密封导杆的上端设有内孔,内孔设有弹性密封垫,密封导杆设有外径台阶,密封导杆上的外径台阶下套有弹簧,支架下端通过支架转轴连接浮子连杆的一端,浮子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浮子转轴与浮子相连。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密封头下端的导柱插入内孔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密封导杆下端设有一限位台阶。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凸台为球型、弧型、锥型或端面渐缩的任意一种型式。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支架采用钛金属材料、不锈钢、玻璃或氟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密封头采用钛金属材料、不锈钢、玻璃或氟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密封导杆采用钛金属材料、不锈钢、玻璃或氟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浮子采用钛金属材料、不锈钢、玻璃或氟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弹簧采用钛金属材料、不锈钢或氟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弹性密封垫采用弹性的硅橡胶、氟硅橡胶或氟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中密封头下端设有导柱,与密封导杆上端内孔配合,起定位作用,确保密封头与弹性密封垫可以良好的配合以提供确实的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中密封导杆上的弹簧可以在液位上升至浮子的重力与浮力相互抵消时,快速的关闭气体通道,以避免液位变化太快导致关闭不及时而使臭氧水自气孔流出。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臭氧领域气液分离装置中的浮球阀结构中零件全部采用耐臭氧性能良好的钛金属材料、氟橡胶等可耐受臭高浓度臭氧的材料制作,能够保证各零部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密封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密封导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球阀开启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浮球阀闭合状态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美荣,未经周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试验站进气系统
- 下一篇:燃料喷射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