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8953.2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孙国华;王海峰;盛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黄丽娟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干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型气体自动再生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自动化工业应用中,压缩空气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气源,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所含的水蒸气一同被压缩,导致了压缩后的空气具有相对较高的大气露点。一般大气中的相对湿度高达65%以上,经压缩冷凝后所形成的湿饱和空气中会不可避免的夹带有大量的液态水滴,它们是设备、管道和阀门锈蚀的根本原因。
在压缩空气中的过多的水分,无论是在液体或蒸气阶段,都可能会给用户操作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容器中的电气元件等物品造成损坏,对管道中的材料进行腐蚀等。另外一方面,在湿度发生器的应用中,作为载气式干燥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对气体再生干燥装置要求高,干燥后的气体作为原始气与其水饱和气混合后产生相对湿度可调节的环境气氛。
现有的压缩空气干燥设备多为工厂使用的大型干燥设备,对干燥气体的露点控制性差,不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达到稳定的出口露点;并且塔内气体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勾留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双塔型干燥器,往往在再生吸附剂时利用过多的干燥气体,造成干燥气体的浪费和干燥器干燥效率的下降。
另外,工厂使用的大型干燥设备也无法应用到实验室等一些局部区域需要干燥气体的场合,造成小区域干燥气体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结合变压吸附和变温吸附的气体干燥技术,利用部分干燥气体和加热对干燥器内的吸附剂进行活化再生,从而提高解吸的效率和干燥气源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干燥系统,包括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干燥器的下部接口和气体进口以及排湿气出口之间的电磁阀、连接在所述两个干燥器的上部接口和气体出口之间的单向逆止阀,其中,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相连以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和闭合的时间控制器;
连接在两个所述干燥器的上部接口之间以调节所述干燥器内的吸附剂再生所需干燥气体的比率的针阀;和
连接在气体出口端以调节输出干燥气体的流量的压力调节器;并且
在所述两个干燥器中均设置有用于吸附被干燥气体中的水分的吸附剂;
所述时间控制器根据干燥后气体的露点温度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和闭合的时间;
在所述两个干燥器外分别设置有加热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控制器的控制加热其中一个干燥器,以利用从另一个干燥器输出的部分干燥气体再生所述被加热的干燥器中的吸附剂。
其中,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吸附剂为分子筛。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电磁阀为4个,其中,
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湿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干燥器下部接口相连;
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湿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干燥器下部接口相连。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干燥器进行干燥作业时,所述第二干燥器外的加热套对所述第二干燥器进行加热;
在所述第一干燥器对被干燥气体进行干燥作业后,产生的干燥气体的5%~8%在所述针阀的控制下从所述第二干燥器的上部接口进入所述第二干燥器,再生所述第二干燥器中的吸附剂,再生所述第二干燥器中的吸附剂所产生的湿气依靠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从所述第二干燥器的下部入口经由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排湿气出口排出。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干燥器产生的干燥气体的露点温度高于-60℃时,记录所述第一干燥器的干燥工作时间T,并开启所述第一干燥器外的加热套对所述第一干燥器进行加热以再生所述第一干燥器中的吸附剂,同时启动所述第二干燥器进行干燥作业;
所述第二干燥器产生的干燥气体在T时间内再生所述第一干燥器中的吸附剂,在所述第一干燥器外的加热套对所述第一干燥器中的吸附剂持续加热T/2时间后,停止加热所述第一干燥器。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中,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管封装所述吸附剂。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
在所述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的上部接口和下部接口各封装一个60~80目的不锈钢丝网球。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的气体干燥系统还包括:
封装所述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电磁阀、单向逆止阀的多孔板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