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8593.6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水恒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张法 预应力 圆柱体 基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体基础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型或超大型设备的机架、塔架的固定,包括风力发电机、风力涡轮机、输电线、街道照明和信号装置、桥梁支座、商业招牌、高速公路招牌、滑雪缆车等等多采用现场构造的混凝土支撑基础。现有的类似混凝土支撑基础采用精扎钢筋,按照相应的中国规范,精扎钢筋为非连续螺纹钢,螺纹形式属于梯形粗螺纹,因为其防松性很差,超长张拉性能差,不能用于大型精密振动仪器,例如风机基础,设备基础连接以及超长预应力张拉等;其结构采用的是PVC套管,由于PVC套管的脆性较大,在安装时会导致套管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混凝土支撑基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包括混凝土柱体,所述混凝土柱体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混凝土柱体圆柱状的外表面同轴覆盖有原状土柱体,所述混凝土柱体和原状土柱体的顶部设有承台,多个锚杆沿轴向呈至少一个圆周状均匀分布地插入所述承台和混凝土柱体内,所述锚杆的一端垂直伸出混凝土柱体的顶部,所述锚杆的上端设置在固定顶环内,所述锚杆的下端设置在固定底环内,所述固定底环设置在支撑装置上,所述锚杆位于承台和混凝土柱体内的外表面套设有PE管,所述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锚杆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外圆周均匀箍勒有至少一个箍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承台内设有钢筋。
进一步,所述固定顶环埋设在承台内,所述固定底环和支撑装置埋设在混凝土柱体内。
进一步,所述锚杆上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方设有垫片,所述锚杆通过螺母和垫片分别固定在固定顶环和固定底环上。
进一步,所述锚杆上具有螺纹,所述锚杆上的螺纹为360度连续性旋转的圆弧形细螺纹。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为底部工字钢或者千斤顶或者其它用于支撑的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环形钢筋,所述环形钢筋埋设在混凝土柱体的底部,并将固定底环完全覆盖住,所述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锚杆插设在环形钢筋上。
进一步,还包括一个波浪形波纹钢筒,所述混凝土柱体具有一凹槽,所述波浪形波纹钢筒同轴埋设在混凝土柱体的凹槽内并位于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锚杆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圆周内,所述波浪形波纹钢筒和混凝土柱体之间紧密接触,所述波浪形波纹钢筒内填充有原状土。所述波浪形波纹钢筒的波纹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波浪形波纹钢筒和第二波浪形波纹钢筒,所述混凝土柱体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波浪形波纹钢筒同轴埋设在混凝土柱体的凹槽内并位于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锚杆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圆周内,所述第二波浪形波纹钢筒同轴埋设在混凝土柱体内并位于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的锚杆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外圆周外,所述第一波浪形波纹钢筒和混凝土柱体之间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波浪形波纹钢筒内填充有原状土。所述第一波浪形波纹钢筒和第二波浪形波纹钢筒的波纹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采用了增加稳定自锁系统支撑件,该自锁系统便于张拉且采用双固定环结构,特殊外形的锚杆外套设的PE管能够避免安装时以及浇筑混凝土时破裂现象的发生,该基础机构的上部为配置有钢筋的承台,在整体基础结构最终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承台结构可以确保张拉应力扩散同时也便于施工;锚杆采用圆弧形能够提高螺母同螺纹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抗松性,随着设备的运转会越来越紧密;由于没有应力集中区域,可以降低锚杆受力后应力集中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张法预应力圆柱体基础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水恒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水恒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