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8436.5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仲黎明;胡文成;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隧道窑 余热 污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化污泥的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砖领域中有使用污泥制作砖坯。污泥在制砖之前,需要干化处理,去除污泥中的水分。污泥干化过程需要使用加热装置。利用加热装置向污泥传送热量,蒸发污泥中的水分。隧道窑在制砖工序完成后,伴随砖坯出来的还有大量的余热。通常这些余热从隧道窑中出来之前,需要使用风机进行降温,避免这些余热伤人。在污泥干化过程中需要热量,而隧道窑在制砖完成后会产生余热。这两个工序分离,不利于热量的充分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充分利用隧道窑在制砖完成后产生的余热,节约能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进气管、风机和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隧道窑的冷却带,进气管的出气口通过风机连通出气管的进气口,出气管的出气口连通干化室的烟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隧道窑在制砖完成后产生的余热,节约能源。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风机,将隧道窑的余热从隧道窑的冷却带送到干化室。在干化室中,余热释放其热量干化污泥。这既达到干化污泥的目的,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热源,有利于节约资源,
2.隧道窑结构简化。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利用隧道窑的余热,所以在隧道窑的冷却带不需要添加风机等冷却余热的装置。这样,隧道窑的冷却带就省略了冷却装置,简化了隧道窑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干化室和隧道窑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有:隧道窑201、干化室203、烟道205、进气管601、风机602、出气管603、变频器604,图中箭头表示隧道窑余热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隧道窑余热干化污泥的装置,包括进气管601、风机602和出气管603。干化室203呈密封状态,干化室203的底部设置有烟道205。进气管601的进气口连通隧道窑201的冷却带,进气管601的出气口通过风机602连通出气管603的进气口,出气管603的出气口连通干化室203的烟道205。
上述干化污泥的装置:因为制成的砖坯是从隧道窑201的冷却带运出,所以,进气管601的进气口连通隧道窑201的冷却带。由于需要利用隧道窑201的余热,所以在隧道窑201的冷却带不需要添加风机等冷却余热的装置。这样,隧道窑201的冷却带就省略了冷却装置,简化了隧道窑201的结构。利用风机602,将隧道窑201的余热从隧道窑201的冷却带进入进气管601,再通过出气管603,最终进入干化室203。在干化室203中,余热释放其热量干化污泥。采用该装置,将隧道窑201的余热直接输送到干化室203中干化污泥。这既达到干化污泥的目的,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热源,有利于节约资源,
进一步,所述的污泥干化中的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变频器604,所述的变频器604与风机602连接。根据污泥干化的状况,可以利用变频器604随时调节风机602的运转速度,进而调节输入干化室203的余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