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8145.6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峰;邹兆波;于景龙;孟秋生;韩贵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29/00 | 分类号: | A01B2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507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墒 抗旱 加重 镇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保墒抗旱的镇压器,特别涉及一种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
背景技术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旱田农作物产区,但受气候的影响近年来东北及内蒙古地区连年干旱少雨,特别是每年春种季节土壤干旱、水分流失特别严重,因此每年春耕播种后的农作物保墒抗旱工作极其重要。
传统保墒抗旱镇压器由镇压轮、框架、牵引座构成;所述牵引座与框架的前梁固定连接;镇压轮通过转轴与框架下面的轴架连接,可相对于框架转动。这种镇压器只能对土壤进行轻镇压,如果春种后干旱,轻镇压不但不能达到保墒抗旱的需求,还会影响播后农作物的出苗率甚至瞎地,造成农民种地投入大大增加,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土壤墒情可适量加重镇压,才能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包括镇压轮组、框架、加重箱、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与框架的前梁固定连接;镇压轮组通过转轴与框架下面的轴架连接,可相对于框架转动;加重箱固定于框架上,并位于镇压轮组的上方。
加重箱内可添加沙子、石块、土等加重介质。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农田农艺要求和墒情适当的增减加重箱中加重介质的重量以改变镇压质量,增加土壤坚实度,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而失墒,达 到最佳镇压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应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所述加重箱内固定有至少一个挡板,当框架倾斜时,挡板可阻挡加重介质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第一、第二行距调整挡套组,第一、第二行距调整顺梁;所述镇压轮组由第一、第二镇压轮组成;第一镇压轮的转轴两端分别与框架左侧梁下面的轴架和第一行距调整顺梁下面的轴架连接;第一行距调整挡套组的各挡套可卡在框架左侧梁下面的轴架连接耳里侧和连接耳外侧;第一行距调整顺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框架前梁上的长条形孔和后梁上的长条形孔连接;第二镇压轮的转轴两端分别与框架右侧梁下面的轴架和第二行距调整顺梁下面的轴架连接;第二行距调整挡套组的各挡套可卡在框架右侧梁下面的轴架连接耳里侧和连接耳外侧;第二行距调整顺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框架前梁上的长条形孔和后梁上的长条形孔连接。
改变框架下面的轴架连接耳里侧和连接耳外侧的挡套的数量,并使第一、第二行距调整梁移动,即可调整第一镇压轮与第二镇压轮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行距调整挡套组,可使行距调整梁移动,从而改变第一镇压轮与第二镇压轮之间的间距,因而可根据各地域农田垅距要求,实现镇压垅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可以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也可与30、40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用于整地起垅播后实施保墒抗旱的垅上镇压、苗带镇压、和玉米宽窄行播种后苗带镇压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包括镇压轮组、框架2、加重箱3、牵引座6;所述的牵引座6与矩形框架2固定连接,牵引座6的前端连接到拖拉机;镇压轮组的转轴与矩形框架2下面的轴架连接,可相对于框架2转动;加重箱3固定于框架2的上面,并位于镇压轮组的上方。
所述的镇压轮组可以包含1个镇压轮,也可以包括2个镇压轮或多个镇压轮。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墒抗旱可加重式镇压器包括镇压轮1、框架2、加重箱3、牵引座6;所述的牵引座6与矩形框架2固定连接,牵引座6的前端连接到拖拉机;镇压轮1通过转轴7与矩形框架2下面的轴架连接,可相对于框架2转动;加重箱3固定于框架2的上面,并位于镇压轮1的上方。所述加重箱3内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挡板9,加重箱3内也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固定多个挡板。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