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储能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7929.7 | 申请日: | 201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火;杨子勤;廖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拥军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储能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炊具,特别是一种既可以在燃气炉上使用又可以在电磁炉使用的热储能炒锅。
背景技术
按制造工艺分类,铁锅通常分为铸造铁锅和拉伸铁锅。拉伸铁锅具有制造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拉伸铁锅是由铁板经冷冲压成型制造,铁板太厚会使锅体偏重,重到难以正常使用;铁板太薄,拉伸铁锅在电磁炉上长时间使用后,锅体底部的加热区会变形,这导致拉伸铁锅不适宜在电磁炉上长时间使用。为了克服这缺点,发明人开发了一种采用复合锅底的“拉伸铁锅”,专利号为200920303107.8。在该技术方案中,铁锅的锅底为复合锅底,复合锅底包括:与锅体一体的上层锅底及与上层锅底相固定的下层锅底,下层锅底由铁板制成,上层锅底和下层锅底间通过焊接固定,下层锅底设有若干膨胀孔或缝,下层锅底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采用该技术方案确实能减缓锅底变形,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拉伸铁板偏薄时,即使用上下两层锅底,仍难避免铁锅在电磁炉上长时间使用后出现锅底变形;由于上下两层中间无夹层,铁锅锅底积热聚热能力不足,节能效果不佳;而且往往会因为上下两层总厚度不足,使铁锅得不到少油烟或无油烟的效果。再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层锅底的表面设置环形凹槽,这将对铁锅在电磁炉和燃气炉上使用产生不利:下层锅底表面设环形凹槽,可以导致铁锅在电磁炉上使用时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加剧,从而使铁锅锅底更容易产生变形;而当铁锅在燃气炉上使用时,下层锅底表面的环形凹槽会加速锅底积碳,从而降低节能省气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拉伸铁锅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积热聚热能力高、使用不变形、油烟少、节能环保的电磁炉和燃气炉两用热储能炒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锅体和手柄,锅体的底部为复合平锅底,所述的复合平锅底至少由三层叠加焊接而成,内层为锅体底部,中间层至少设有一层储能夹板,储能夹板是与锅底平面相对应的平板,外层为外层锅底,外层锅底罩在储能夹板上,外层锅底的圆形平面上设有圆孔、槽口和凹坑的任意一种或圆孔、槽口和凹坑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锅体和外层锅底由铁磁性板材拉伸制成,铁磁性板材为铁板、不锈铁板或不锈钢板。
所述的储能夹板上设有贯穿的圆孔或槽口。
所述外层锅底圆形平面上的圆孔或槽口贯穿外层锅底。
所述外层锅底圆形平面上的凹坑不穿透外层锅底。
所述的外层锅底圆形平面上的圆孔或槽口均匀分布或错位分布。
所述的外层锅底圆形平面上的圆孔或槽口呈图案式分布、文字式分布或装饰性花纹。
所述外层锅底圆形平面上的凹坑呈图案式分布或文字式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在燃气炉上使用,也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由于锅体为单层,锅底为多层,使用时可以使能源产生的热能充分聚集和积蓄在锅底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能利用效果。
(2)由于外层锅底上开有孔或槽口,在电磁炉上使用时,可以避免普通铁锅在电磁炉上使用时由于加热区过于集中,锅底局部过热导致的锅底容易变形的问题,从而延长铁锅的使用寿命。
(3)在电磁炉上使用时,由于其可以避免锅底产生局部过热,从而可以减少或防止炒菜时油烟的产生,同时避免出现焦糊现象,使炒的菜色鲜味美。
(4)在燃气炉上使用时,由于外层锅底上开有孔或槽口,有利于强化近锅底处燃气流的湍流度、延长高温燃气与锅底的传热时间,从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取得节能省气的效果。
(5)在燃气炉上使用时,由于锅底厚,可使接触油、菜的锅体底部的温升平缓,温度分布均匀,从而可以收到少油烟或无油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案的底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案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案的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案的底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案的底部示意图。
其中1锅体,2手柄,3锅体底部,4外层锅底,5储能夹板,6圆孔,7槽口,8凹坑,9外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拥军,未经胡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