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鲜叶风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7386.9 | 申请日: | 201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鲁成银;毛祖法;尹军峰;袁海波;陆德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7B13/08 | 分类号: | B07B1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 地址: | 3100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分级机械领域,涉及茶叶分级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鲜叶风选机。主要用于对机采鲜叶的初步分级处理,利用风力作用对机械组成不同的鲜叶进行处理,由于鲜叶大小轻重的不同,受风力影响后吹出距离会有差异,从而实现鲜叶大小分级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对鲜叶的机械损伤,较好地保护机采鲜叶的完整性。
背景技术
茶鲜叶分级处理设备,目前在产业上使用的较广为滚筒式鲜叶分级机。该设备主要以竹篾为原料,将其编织成布满筛孔的滚筒,滚筒上的筛孔由大到小分布,当鲜叶在其中滚动时可以实现茶鲜叶的粗略分级。但由于原料所用竹篾较细,使用过程中茶鲜叶容易挂在滚筒上,将筛网堵塞,导致鲜叶损伤率较高,鲜叶易破损、红变,不利于嫩度要求较高的名优茶鲜叶原料(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分级处理。因此滚筒式鲜叶分级机在实际生产上使用率不高,急待研制出新型分级设备以实现对机采鲜叶的精细分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叶风选机,由主箱体、大功率风机、变频控制器、挡风板、出叶滑板、调节杆、进叶口、铁条组成,大功率风机通过螺丝固定在主箱体上,进叶口位于主箱体顶部,变频控制器连接在大功率风机上,通过调节变频控制器的参数控制大功率风机的风量,挡风板位于主箱体内,并套在铁条上,可以自由旋转,铁条则通过焊接固定在主箱体上,调节杆与挡风板固定,挡风板主要用于调节风量,借助调节杆改变挡风板的迎风面,实现挡风板后空间内风量大小调节,出叶滑板固定在箱体底部,位于挡风板下方,用于风选后的鲜叶通过箱体底板上的空洞(即出叶滑板对应的虚线部分)沿出叶滑板掉落至箱体外,进叶口主要用于放入鲜叶,经过风力处理后分别从不同距离的出叶滑板5滑出,完成风力风选机采鲜叶的过程。挡风板的形状是椭圆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借助大功率风机对鲜叶进行吹风处理,利用鲜叶大小轻重的差异,促使从进叶口放入的鲜叶吹出距离发生差异,实现茶鲜叶分级的同时,避免鲜叶的机械损伤。针对不同大小轻重的鲜叶,通过大功率风机不同风量、吹风角度以及挡风板倾斜度等处理组合,获得最佳的分级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力对大小轻重不同的鲜叶的作用力的不同,促使从进叶口放入的鲜叶吹出距离发生差异,实现茶鲜叶分级的同时,避免鲜叶的机械损伤。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采摘鲜叶原料的分级处理,可满足不同等级茶产品的加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鲜叶风选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鲜叶风选机,由主箱体1、大功率风机2、变频控制器3、挡风板4、出叶滑板5、调节杆6、进叶口7、铁条8组成,大功率风机2通过螺丝固定在主箱体1上,进叶口7位于主箱体1顶部,变频控制器3连接在大功率风机2上,通过调节变频控制器3的参数控制大功率风机的风量,挡风板4位于主箱体1内,并套在铁条8上,可以自由旋转,铁条8则通过焊接固定在主箱体1上,调节杆6与挡风板4固定,挡风板4主要用于调节风量,借助调节杆6改变挡风板4的迎风面,实现挡风板后空间内风量大小调节,出叶滑板5固定在箱体底部,位于挡风板4下方,用于风选后的鲜叶通过箱体底板上的空洞(即出叶滑板5对应的虚线部分)沿出叶滑板5掉落至箱体外,进叶口7主要用于放入鲜叶,经过风力处理后分别从不同距离的出叶滑板5滑出,完成风力风选机采鲜叶的过程。
实施例2
具体操作时,首先启动大功率风机2,由变频控制器3调节至适宜的运动频率,从进叶口7放入鲜叶,根据鲜叶分级情况分别调节三个挡风板4的倾斜角度,鲜叶会从下方四个出叶滑板5中滑出,实现鲜叶分级的目的。
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鲜叶大小轻重及分级情况调节风机的风量以及风口对准箱体的角度,获得最佳的风选效果。
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手动的方式对调节杆6进行调节挡风板4的迎风面,需要将风机风量同三个挡风板4的倾斜角度有机配合,获得较佳的风选分级效果。
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分级后的鲜叶再从进叶口7放入,通过多次循环、不同风量、出风角度等组合处理获得最佳的风选分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棚室用自调控高效静电喷雾施药机
- 下一篇:皱纹纸收紧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