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6922.3 | 申请日: | 201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B32B17/04;B32B17/10;B32B2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防护面板,尤指一种能有效保护电子、通讯及电脑(3C)产品的外壳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3C产品的外壳,为了结构及美观上的需求,大多是以金属材质制成,或是以塑胶类的材质成型后,再以喷涂、印刷或溅镀的方式于外壳表面形成一装饰膜。利用上述方式所成型的外壳,仅能显示单一的图样或色彩,且容易会在不经意的摩擦后,而刮伤了表面。
因此,对于诸如手机、游戏机及平板电脑之类的3C产品而言,使用者常会另外购置防护面板,以套在该3C产品的外壳上。然而,当防护面板系以塑胶射出成型时,为了具有足够的强度以达到保护外壳表面的目的,塑胶射出的厚度通常会较厚;而若以金属冲压而成,则容易会在套进或拔出防护面板时,在外壳的侧边形成刮痕。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防护面板不但能有效保护3C产品的外壳,且能在套住或拔出时,仍能保持外壳表面的完整,创作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轻薄且具有足够强度,以保护3C产品外壳的防护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在套住3C产品的外壳时,能与外壳保持柔性的接触,且能在套住3C产品的外壳或由外壳拔出时,仍能保持外壳表面完整的防护面板。
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防护面板系包括一表层、一硬化纤维层以及一软质防护层。其中,该表层系包括一外表面及相对该外表面的一内表面;该硬化纤维层系包括一外表面及相对该外表面的一内表面,该硬化纤维层的外表面系结合于表层的内表面上;而该软质防护层系结合于硬化纤维层的内表面上。
实施时,该硬化纤维层为树脂渗透至纤维布的各纤维的间隙后,树脂硬化而形成。
实施时,该表层、硬化纤维层及软质防护层结合后的总厚度系小于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不但能有效保护3C产品的外壳,且能在套住或拔出时,仍能保持外壳表面完整的防护面板,极具实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防护面板1 表层2
外表面21、31、41 内表面22、32、42
开23 硬化纤维层3
软质防护层4 外壳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面板1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表层2、一硬化纤维层3以及一软质防护层4。
该表层2为概略呈长方形的聚氨酯(PU)框体,包括一外表面21及相对该外表面21的一内表面22,该表层2的周缘及表面上设有数个开口23。实施时,该表层2也可为木皮、皮革、编织布、金属板或其他具有可挠性的材质。
该硬化纤维层3为树脂渗透至玻璃纤维布的各玻璃纤维的间隙后,树脂硬化而形成。实施时,该纤维布也可为碳纤维布。该硬化纤维层3成型后,包括一外表面31及相对该外表面31的一内表面32,且该硬化纤维层3具有与表层2概略相同的外形,该硬化纤维层3的外表面31结合于表层2的内表面22上。而树脂与玻璃纤维布或与碳纤维布的复合强化材料,是现今使用在电子产品上的最新壳体材料,本实用新型正是考虑了这种材料质量轻且强度大的优点,采用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
而该软质防护层4同样具有与表层2概略相同的外形,该软质防护层4为聚氨酯(PU)材质,所述的软质防护层4也可为皮革或编织布之类的软性材质。实施时,该软质防护层4系与硬化纤维层3一体成型后,再将表层2粘贴在软质防护层4的外表面41上。当表层2、硬化纤维层3及软质防护层4结合后,其总厚度小于1.2mm。
借此,如图3所示,当软质防护层4的内表面42以粘着剂直接粘着在诸如手机、游戏机及平板电脑之类的3C产品的外壳9表面上时。由于硬化纤维层3的补强,不但可让防护面板1的总厚度变薄,让整体的重量减轻,且可支撑表层2及软质防护层4,使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弯曲变形,并防止尖锐物品穿透,以有效保护3C产品的外壳9表面。而由于软质防护层4具有柔软、硬度低的特点,因此,当防护面板1套住3C产品的外壳9时,软质防护层4即能与外壳9保持柔性的接触;而在防护面板1套住3C产品的外壳9或由该外壳9拔出的过程中,则不会刮伤外壳9的侧面,以保持外壳9表面的完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6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