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金属管与木板固定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6229.6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丰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金属管 木板 固定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金属管与木板固定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电子、仓储物流等行业大量地使用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工位操作台、资材放置架、仓储货架、滑道货架、物流车、周转箱及工具箱等。现有的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货架、物流车、周转箱及工具箱等通常是根据需要将金属管件等焊接制成的,是一种不可拆卸的固定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汽车、电子等行业竞争都非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各行业不断有新品上市,导致原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工位操作台、资材放置架、仓储货架、滑道货架、物流车、货架等有些不再适用,必须要重新制作,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了生产周期并延缓新品上市,提高了新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金属管件灵活地组装在一起、方便拆卸且节约仓储成本的高强度金属管与木板固定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金属管与木板固定接头,包括联片和扣片,该联片一端制有弧形片体,该扣片为弧形片体,将联片和扣片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腔,在联片上弧形片体相对一侧的联片表面上制有一扣片锁紧孔,在该扣片锁紧孔相对的扣片表面上制有一联片锁紧孔,通过联片锁紧孔和扣片锁紧孔使用锁紧螺钉将联片和扣片夹紧,在联片表面上还设有一木板锁紧孔,通过该木板锁紧孔使用螺丝将联片与木板固定在一起。
而且,所述的联片的弧形片体和扣片的相对位置上分别制有锁紧凸起和锁紧凹槽,在联片与扣片扣合时,相对设置的锁紧凸起和锁紧凹槽相互嵌合在一起。
而且,所述的管腔为圆形管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金属接头通过联片与扣片将金属管固定在木板上,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金属接头配合可组装成任意形状的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货架、物流车、周转箱及工具箱等用品,改变了原有焊接联结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满足承载能力情况下,可灵活产品的结构。
2、本金属接头可方便地进行仓储货架等用品的组装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具有锁紧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提高了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3、本金属接头在改变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货架、物流车、周转箱及工具箱等用品的结构时,可以重复利用原有的管件,节约了金属资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有助于节能环保。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具有锁紧可靠、组装灵活、拆卸方便、成本低廉、重复使用、美观大方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生产流水线、工位器具架、工位操作台、资材放置架、仓储货架、滑道货架、物流车、周转箱及工具箱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高强度金属管与木板固定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联片5和扣片1,该联片一端制有弧形片体并在该弧形片体上设有锁紧凸起2和锁紧凹槽3,该扣片为弧形状片体并在该弧形片体上制有与联片相对应的锁紧凸起和锁紧凹槽,将联片和扣片扣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管腔4,该圆形管腔的一端通过锁紧凸起和锁紧凹槽相互嵌合在一起,在锁紧凸起和锁紧凹槽相对一侧的联片上和扣片表面上分别设有扣片锁紧孔7和联片锁紧孔8,在联片锁紧孔和扣片锁紧孔中使用锁紧螺钉9将联片和扣片夹紧,同时将圆形管腔内的金属管紧固住,在联片表面上还设有一与木板相连接的木板锁紧孔6,在该木板锁紧孔使用快攻螺丝可以将联片与木板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金属管与木板的固定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钉采用M16×15内六角螺钉,快攻螺丝使用φ3.5×16快攻螺丝。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丰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丰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6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