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高压差耐磨冲刷调节切断蝶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5872.7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杰自动化仪表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27/02;F16K1/34;F16K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高压 耐磨 冲刷 调节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高压差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硬密封蝶阀介质从阀板背面进入,靠密封面预紧力与流体对阀板背面来实现密封具有推力大,开启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高压差耐磨冲刷调节切断蝶阀,以克服现有普通硬密封蝶阀的缺陷。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高压差耐磨冲刷调节切断蝶阀,包括气动活塞执行机构、阀体、阀板和阀轴,阀体和阀板安装在阀轴的外面,阀体、阀轴分别通过支架、连轴套与气动活塞执行机构相连接,阀板通过密封阀座采用圆锥配合与阀体相连接,且在密封阀座上配有压缩弹簧,使阀座与阀板在弹簧的预紧力与介质压力作用下始终紧紧贴在一起,自动补偿磨损,密封面不会形成间隙,达到维护密封性;另外当阀板启闭时,仍依弹簧的调节作用,由于阀座在阀板的启开予力作用下,可在侧向轻微移动,使阀座与阀板之间的吻合间隙增加,使阀板灵活启闭,大大降低且打开到90%,大大增加流通力。
所述的阀体采用耐磨材料整体铸造成形,具有成形性好,刚性强,保证其在高压力的介质作用下不变形、不泄露;密封阀座、阀板选用密封面硬化处理的钢,密封面硬化处理,可实现高硬度值的匹配,达到启闭灵敏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阀板正面设有介质进入口,采用预紧压缩弹簧与流体密封圈的背面来实现密封,因背压面积小,可补偿阀座结构使阀门动作灵活,在大口径高压差工况下,与同等阀门相比,转矩可小50%以上。
结构、工艺、材料改进后使阀门使用寿命增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环缝水位、调节切断蝶阀在水渣领域应用,属近代的高新科技高压差耐磨产品,具有调节污水含渣流量与快速切断的功能,而且在高压差状态下,维护后道工序的正常运行,排除污水渣冲击外漏,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易燃易爆的低压差介质工况,特殊结构阀座与阀板由弹簧补偿予紧力作用下,介质从阀腔阀板小头进、大头出,密封仍就达C级。阀座与阀板间隙磨擦微量,启闭自然灵活比同类密封蝶阀寿命长5倍。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污水渣调节切断蝶阀,属独创产品性比价高,与进口费斯尔阀比较,费斯尔阀使用寿命为3-4个月,国产普通阀门使用寿命通常1-2个月不到,不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形成环境污染,若改用耐磨调节切断蝶阀,寿命可比进口阀增长4倍以上寿命,节约成本80%以上。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气动水渣耐磨调节切断蝶阀,具有领先的工艺技术,多次在宝钢现场使用,经实验证明,此蝶阀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并填补国内空白,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气动活塞执行机构 2、填料一 3、填料二 4、阀体
5、复合轴承 6、螺栓 7、压缩弹簧 8、压圈
9、阀板 10、阀轴 11、圆柱销 12、垫环
13、密封阀座 14、O形圈 15、金属缠绕垫片 16、底盖
17、填料压盖 18、双头螺柱 19、六角螺母 20、六角螺栓
21、弹垫 22、连轴套 2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高压差耐磨冲刷调节切断蝶阀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气动高压差耐磨冲刷调节切断蝶阀,包括气动活塞执行机构1、阀体4、阀板9和阀轴10,阀体4和阀板9安装在阀轴10的外面,阀体4、阀轴10分别通过支架23、连轴套22与气动活塞执行机构1相连接,并分别通过弹垫21、六角螺栓20和双头螺柱18、六角螺母19紧固,阀体4、阀轴10之间装有填料一2、填料二3、填料压盖17以及复合轴承5,阀板9通过密封阀座13采用圆锥配合与阀体4相连接,且在密封阀座13上配有压缩弹簧7,并通过螺栓6、压圈8紧固,阀轴10上设有圆柱销11,并通过垫环12、O形圈14与密封阀座13相连接,在阀体4的端部设有金属缠绕垫片15与底盖16相连。
所述的阀体4采用耐磨材料整体铸造成形,密封阀座13、阀板9选用密封面硬化处理的钢。
所述的阀板9正面设有介质进入口,采用预紧压缩弹簧7与流体密封圈的背面来实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杰自动化仪表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杰自动化仪表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