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5647.3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威;席丽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中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移动电话逐渐成为语言通信的主流,蓝牙技术日趋成熟,无线电区域用的拓展应用,以及手机的多功能行业的发展,新颖的电话扬声器和手机用微型扬声器等大量涌现。
但是现有的传统的扬声器一般包括盆架和设置在盆架底部的PCB板,扬声器需要借助PCB板来进行电路导通作用,这样造成扬声器的整体高度过高,而且音圈引线的走线距离过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扬声器整体高度过高,音圈引线的走线距离过大的不足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扬声器整体高度过高,音圈引线的走线距离过大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扬声器:
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和固定在所述盆架上的振膜,所述扬声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盆架上的导电片,所述盆架包括向外衍生延伸出的凸台,所述导电片包括外露于盆架上用于焊接音圈引线的第一焊接部、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第二焊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并且外露以便与外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片与盆架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对应的盆架部分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上开设有贯穿盆架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在注塑时定位第一焊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焊接部对应的盆架部分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上开设有贯穿盆架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在注塑时定位第二焊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所述振膜向盆架正投影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导电片分成两片且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盆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导电片注塑在盆架内,从而降低了扬声器的厚度,有效的减少了音圈引线的走线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实施例扬声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1,包括盆架10、收容在盆架10内的磁碗11、收容在所述磁碗11内的磁钢12、贴在所述磁钢12上表面的极片13、固定在盆架10上的振膜14、一端固定在振膜14上的音圈15、固定在盆架10上的上盖16和注塑在盆架10内的导电片17,通过导电片17给音圈15导入电信号,在磁碗11与磁钢12形成的磁间隙内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带动振膜14振动发声。
所述导电片17与盆架10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盆架10包括向外衍生延伸出的凸台101,所述导电片17包括外露于盆架10上用于焊接音圈引线的第一焊接部171、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第二焊接部172和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的连接部173,所述第二焊接部172设置在所述凸台101上并且外露以便与外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焊接部171位于所述振膜14向盆架10正投影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焊接部171对应的盆架10部分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02,所述第一定位槽上102开设有贯穿盆架的第一定位孔1021,所述第一定位孔1021用于在注塑时定位第一焊接部171,所述第二焊接部172对应的盆架10部分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03,所述第二定位槽103上开设有贯穿盆架的第二定位孔1031,所述第二定位孔1031用于在注塑时定位第二焊接部172。所述导电片17分成两片且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盆架10上,这样以便让该扬声器1与外界电路形成电路回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