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5631.2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赛锂能(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6;H01M2/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动公交车、汽车上,锂离子电池模块是核心装备,电池的安全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公交车/汽车整车的安全性能。现在市面上动力电池的电池模块有很多种,但是都是n个电池之间简单的串并联,电池之间没有保险装置,这种电池模块投入使用中,一旦模块中一个电池短路,一个模块内所有电池都会被烧毁。带保险装置的电池模块目前市场上还是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以解决锂离子电池中一个电池短路会导致整个电池烧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中并行设置有多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并联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组中多个电池正极通过正极汇流铜板连接为一体,每个电池组中多个电池负极通过负极汇流铜板连接为一体;位于所述箱体两相对侧边还设置有集流体铜条,多个电池组的正极汇流铜板分别与其中一个集流体铜条电连接,多个电池组的负极汇流铜板分别各自通过保险丝装置与另一个集流体铜条电连接。
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汇流铜板上分别开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为PTC,或者是锡保险丝,或者是镍带,或者是铝带,或是双金属,或是记性金属类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电池组正极由正极汇流铜板焊接为一体,每个正极汇流铜板分别与其中一个集流体铜条电连接,该集流体铜条引出总体正极。每个电池组负极由负极汇流铜板焊接为一体,每个负极汇流铜板分别与另一个集流体铜条之间通过保险装置电连接,该集流体铜条引出负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流由正极流到正极汇流铜板上,进而流到正极对应的集流体铜条,到正极引出部,通过用电器到负极引出部、负极对应的集流体铜条,通过保险装置再流到负极汇流铜板,完成一个回路。其保险装置可以是熔断式、管式保险丝、焊接式、平板式等保险丝,也可以是特殊形状的的镍带或铝带,在正、负极汇流铜板上分别开有散热孔,便于电池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从而提高了电动公交车/汽车的安全性能,当锂离子电池模块中某一个电池短路时,保险装置会自动断开,从而保护了整个电池模块内其它电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极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极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有箱体1,箱体1中并行设置有多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并联构成,每个电池组中多个电池正极通过正极汇流铜板2连接为一体,每个电池组中多个电池负极通过负极汇流铜板3连接为一体;位于箱体1两相对侧边还设置有集流体铜条4、5,多个电池组的正极汇流铜板2分别与其中一个集流体铜条4电连接,多个电池组的负极汇流铜板3分别各自通过保险装置6与另一个集流体铜条5电连接。正极汇流铜板2上开有多个散热孔7,负极汇流铜板3上开有多个散热孔8,。保险装置6为PTC,或者是锡保险丝,或者是镍带,或者是铝带。
其工作原理是:电池模块的电流由正极流到正极汇流铜板上,进而流到正极对应的集流体铜条,到正极引出部,通过用电器到负极引出部、负极对应的集流体铜条,再通过保险装置流到负极汇流铜板,完成一个回路。其保险装置可以是熔断式、管式保险丝、焊接式、平板式等市面上有售的保险丝,当电池模块中某一个电池短路时,保险装置会断开,从而保护了整个电池模块内其它电池的安全。在电池模块的正、负极汇流铜板上有散热孔,便于电池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赛锂能(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安赛锂能(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葱多糖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高纯度刺楸皂苷A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