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组合餐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4853.2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佳凯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19/06 | 分类号: | A47G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组合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组合餐具。
背景技术
餐具用于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餐具包括成套的金属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盘碟和托盘以及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各种容器和手持用具。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一次性的餐具,这种餐具对环境不好。
餐具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礼仪活动中使用的酒杯,类似汤匙的东西,在相当早期就出现了。中国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但餐叉在英国出现却只是三四世纪前的事,当餐叉刚传入英国时,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避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
而现在一般的礼仪场合,出现比较多的是水果盘、食物盘、杯子、茶壶或暖瓶等,但是现在的餐具功能单一,果盘就不适合放食物,食物盘不宜接触到茶水等问题,基本上就是一中餐具就只有拥有一种用途,拜访的时候很占空间,不利于各种小型礼仪场合的摆设,而大型的礼仪场合,摆放起来依然很麻烦,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组合餐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组合餐具,包括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餐具套件,在盘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食物的盛物腔、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餐具套件的餐具座。
此项设置在盘子的盘体上设置放置食物的盛物腔,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原来盘子容器的一级容器变成二级容器,不仅原来的盘子的盘体内可以盛放物品,专门的盛物腔,可以放置一些液体、粘稠食物,也可以和其他食物分开,在盘体上还设置餐具座,用于放置特殊的餐具,这样就构成了一整套组合餐具,组合餐具有效地减少了各个餐具分开使用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很小,而且结构简单,也可以在盛物腔里面放置盅体(一种小型容器),这样在调整食物的时候也方便很多,不像传统的盘子,需要倾倒清洗后才能重新放置食物,这样的结构,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盛物盖,盛物盖设置在盛物腔上,盛物盖与盛物腔可拆卸连接。
此项设置在盛物腔上还设置了盛物盖,盛物盖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隔离,将盛物腔与外部隔离开,保护盛物腔内的食物或汤汁,第二个作用就是保温保鲜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盘体的对称的侧面上设置一对对称的手柄。
此项设置为了方便使用和移动,在盘体的对称侧面上设置一对对称的手柄,由于餐具组合使用后,整体的重量变重了,有时候可能盛放温度比较高的食物,所以不适合利用盘子的边缘或者底部来移动整套餐具,因此要设置两个手柄,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餐具套件包括暖瓶、杯子,在盘体上设有两个餐具座,餐具座分别与暖瓶的底部、杯子的底座适配,暖瓶和杯子均设置在餐具座内。
此项设置中的餐具套件设置了暖瓶和杯子,这只是几种但是实际使用中,餐具套件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小暖瓶、茶壶、筷子、刀叉等等,可以组成不同的餐具组合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知,一种多功能组合餐具,包括盘体1,在盘体1上设有两个餐具座2,餐具座2分别与暖瓶(暖瓶为最常见的配件,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特征,因此在图上不做标识)的底部、杯子的底座适配,暖瓶和杯子均设置在餐具座2内,盘体1上设置一个盛物腔3,盛物盖31设置在盛物腔3上,盛物盖31与盛物腔3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旋接、扣接等方式,而本实施例中是利用尺寸的间隙配合达到可拆卸目的的,在盘体1的对称的侧面上设置一对对称的手柄11,餐具套件包括暖瓶、杯子,在盘体上设置两个餐具座,当然其中的餐具套件还包括很多,可以是暖壶、刀叉、筷子、酒杯、茶杯等不同的餐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佳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佳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