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4777.5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9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蒙德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2 | 分类号: | F15B1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压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使用油缸(或活塞)进行位置控制的场合,由伺服液压驱动装置和一套联动的可调液阻装置组成的液压控制装置,属于电液混合驱动技术领域中液压控制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液压技术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工业技术,特别适合低速、重载荷的机械传动应用场合。液压技术可以通过驱动油缸实现直线的位置控制,和伺服电机的机械直接传动的位置控制相比,液压具有无可比拟的输出大转矩、承受重载、可靠耐用等优点,其缺点是响应速度慢、位置精度低。
液压驱动油缸的位置控制常用的技术有如下几种:
1)普通的快速-慢速-停止的定位方法。具体是液压泵站首先输出大流量驱动油缸快速移动,到达减速点后改为小流量慢速移动,到达停止点后关闭流量使油缸停止运动。这种方法的缺点如下:
a、由于负载和惯量的不同,从快速移动切换到慢速移动这个过程的实际位移也不一样。为了消除因此造成的定位误差,慢速移动的行程不能太短,导致总的定位时间长,效率低。
b、慢速移动到停止过程的实际位移也受负载和惯量的影响,且无法消除。提高精度的方法是降低慢速移动的速度,但这会进一步增加定位的时间。
2)伺服阀技术。伺服阀技术可以同时控制油缸的动力和阻力,因此双向的速度和位置都可控制,且响应快、控制简单。但其缺点是伺服阀成本昂贵、油品要求高、寿命短、故障率高、系统能耗高。
3)双向伺服液压控制。该技术的核心是采用两套伺服液压驱动装置,一套提供动力、另一套提供阻力,实现速度和位置双向可控。这种技术由于采用两套装置,比普通的伺服液压驱动成本提高很多,且控制上两套装置有联动要求,技术复杂、调试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准确的液压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有定量油泵、油缸,定量油泵的出口与油缸的进油路连接,油缸的回油路与油箱连接,其中定量油泵的出口还并接有作为安全阀用的溢流阀,油缸的回油路上串接有作为可调液阻的比例节流阀,定量油泵与驱动其工作的伺服电机连接。
上述比例节流阀为伺服节流阀。
上述伺服电机连接有速度传感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油泵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根据位置-速度最优曲线控制算法进行油缸的位置控制,在控制伺服电机转速的同时,根据电机的实际转速调节回油路上比例节流阀开口面积,进行流量控制和回油压力控制,推动油缸(或活塞)进行直线运动,实现高精度准确定位。现有伺服液压油缸(或活塞)在定位过程中,由于单向油泵不能提供反向压力,所以最大的减速率由负荷惯量、外部阻力(负荷阻力、摩擦力等)和回油阻力决定。随着速度的降低,回油腔的压力(即回油阻力)也将降低,实际的减速率可能小于控制系统的指令减速率,滑块出现超调,定位不准确。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装置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油泵直接控制流量和压力,推动油缸或活塞进行直线的位置控制运动。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油缸的出口安装一个比例节流阀,在位置控制的减速段根据实际流量变化,自动调整比例节流阀通流面积大小,保证在整个减速段提供比较恒定的阻尼负荷,使位置控制的精度不受实际负荷的大小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回油的阻力,保证定位全过程都能满足最大减速率的要求,防止位置的过冲。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液压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控制装置的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有定量油泵1、油缸3,定量油泵1的出口与油缸3的进油路连接,油缸3的回油路与油箱连接,其中定量油泵1的出口还并接有作为安全阀用的溢流阀2,油缸3的回油路上串接有作为可调液阻的比例节流阀4,定量油泵1与驱动其工作的伺服电机5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比例节流阀4为伺服节流阀。上述伺服电机5连接有速度传感装置PG。
上述油缸3回油路流量和压力的关系如下:
Q1=nq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蒙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蒙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环螺纹连接结构
- 下一篇:高效节能型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