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4646.7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高钦和;黄先祥;杨志勇;孙凌逸;戴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L11/06 | 分类号: | G01L11/06;G01L19/00;G01D1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小管径管外 反射 式测压换能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声波探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固定换能器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超声波管外反射式测压系统一般由超声换能器、控制系统、超声波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键盘输入以及显示系统组成。在整个系统中,超声换能器能够实现电能和声能之间的转换,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回波信号的质量和系统测量精度。目前用于超声波管外反射式测压的换能器主要采用纵波直探头,而大部分液态资源主要通过圆形管道进行传输,这就存在换能器的安装固定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以前的现有技术中,人们经常采用手持换能器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但是手稍有抖动,对回波信号的影响很大(如图1、2所示)且此种固定方式使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超声波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的固定安装不便、使用稳定性差、易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等不足,提供一种专用超声换能器夹具,
现将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底座、换能器组合两部分组成(见图3、4);所述的底座中央有一前后贯通、与被测管路外径尺寸匹配的U型槽6,U型槽6两侧设有螺孔8,且装有的螺栓5,用于固定换能器组合,安装使用时将被测管路放入U型槽即可,无需拆卸管路;所述的换能器组合由换能器2和盖板9组成(见图6、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中间设有与换能器2尺寸匹配的圆形换能器组合定位孔7(见图5),用于安放换能器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能器组合的盖板9上开有螺孔10(见图8),盖板9和换能器2之间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9两侧的螺孔10与底座的螺孔8位置对应,用于将盖板9与底座通过螺栓5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换能器组合的部件均为有机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在安全可靠固定换能器的同时,增强系统了的稳定性,装卸简单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实际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超声测压换能器安装方式主视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夹具中底座的主视图
图4:图3的左视图
图5:图3的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夹具中换能器组合的主视图
图7:图6的左视图
图8:图6的俯视图
其中:1换能器接线端 2换能器 3被测管路 4被测流体 5螺栓 6U型槽7定位孔 8螺孔 9盖板 10螺孔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安装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以前超声波小管径管外反射式测压换能器使用示意图,通过人手操作将换能器2固定在被测管路3的上面,以测得管内被测流体4的压力。
参见图3、4、5:本实用新型夹具中底座的三视图中,U型槽的宽度应略大于被测管路外径,且槽内壁需打磨光滑,利于被测管路的放入;U型槽的深度应大于被测管路的直径;底座两侧固定的螺栓5需垂直对中,利于与盖板9上的螺孔10对正固定;盖板9两侧的螺孔10与底座上的螺栓5为过盈配合。
参见图6、7、8:中本实用新型夹具中换能器组合的三视图中,盖板9与换能器2之间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相对固定;换能器组合螺孔10与底座螺孔8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夹具依次安装使用顺序分别为:
1、在管路上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并用抹布擦拭干净;
2、旋开螺栓5上的螺帽,将换能器组合与底座分开;
3、在换能器组合中换能器2与管壁接触的表面涂抹耦合剂;
4、将被测管路3由上而下的顺序放入底座的U型槽6内,保证U型槽6内壁与被测管路3管壁完全接触;
5、盖板9中的螺孔10与底座的螺栓5对正,将换能器组合从被测管路3上方压在管路上;
6、将螺帽旋在螺栓5上,松紧度适中,将换能器2固定在被测管路3上;
7、将换能器2的电路通过换能器接线端1用屏蔽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水浸检测机器人机械手关节
- 下一篇: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