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线热能地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4573.1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忠;汪小锋;毕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怡天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E04F1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热能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红外线热能地板,属于地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住房市场化的改革,在寻求新的供暖方式,低温辐射地热采暖越来多安装在办公室和住宅等室内。而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是由特制的复合导电碳纤维、金属载流条经加工最后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上,不同于传统的电热丝发热,具有辐射面状发热,传热面大,传热快且均匀,较电热导线地板施工方便的特点,在电暖地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所公开的电暖地板是将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压接在基板内,而每个地板接近两端分别固定有两铜电极,该铜电极的连接端设置在地板的底面,各铜电极与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的金属载流条端部连接,各连接导线两端焊接在每相邻块地板的铜电极上,以使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形成并联导电回路,在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通电后发热,并通过地板加热空间。但目前的地板为铺设安装,地板周边通过槽榫相互卡接,导线焊接在两铜电极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虚焊,使用过程中,地板经使用后,地板振动或受气候变化,地板会产生变形,故易造成铜电极与导线之间的焊点脱落,而影响导线与铜电极之间的连接。加之,导线位于地板外部,一旦导线与铜电极焊点脱落,导线就会脱开铜电极,降低地板的工作可靠性。另外,电线与铜电极之间没有绝缘层,在地板的反复加热过程中,地板下部的湿气又无法及时排出,铜电极与导线的连接处易存有水汽,使得接头部分的电阻增加,造成接头部分局部过热,这也降低了地板工作的可靠性。再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通过导线与相邻两个地板上的铜电极焊接,一方面不易保证焊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各地板之间的导电件连接可靠,能提高施工效率的远红外线热能地板。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线热能地板,包括基板,基板四周壁上开有槽榫,基板内紧密贴合有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沿基板长度方向在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座,具有插孔或插槽的插座固定在电极座上,插座的外部具有绝缘套,插座的绝缘套与基板紧密贴合,基板两端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孔与各自插座的插孔或插槽相通,导电件包括导体和固定在导体两端的导电芯柱,导电件的两导电芯柱分别插接在相接合的两基板相邻插座的插孔或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的两侧分别设有电极座,而插座固定有电极座上,插座的外部具有绝缘套与基板紧密贴合,使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的电极座和插座均设置在基板内,即便地板产生振动或受气候变化地板会变形时,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的电极座和插座同时发生变形,故能保证插座与电极座紧密合,可使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可靠发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件上的导电芯柱与相邻的插座连接,且插座外部设有绝缘套,插座与导电芯柱为插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能使各地板之间的导电件连接可靠,再通过绝缘套以减少插座的外露面积,减小接头局部的发热现象,施工中只需直接插装,操作快捷、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远红外线热能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远红外线热能地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电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板,11-面板,12-防潮板,2-远红外线辐射地热膜,3-电极座,4-插座,5-绝缘套,6-导电芯柱,61-弹性槽口,7-绝缘座,8-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怡天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怡天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