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钢丝绳出槽的吊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3874.2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亭;顾立敏;王才良;周纯洁;董闽嘉;施剑涛;王建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吊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吊钩。
背景技术
起重机吊钩是吊装装置的重要部件,如图1所示,其一般由钩头1、滑轮罩壳2、滑轮3、钢丝绳等组成。为了防止承受拉力的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从起重机吊钩的滑轮槽中滑出,而导致事故,现有的起重吊钩在设计制作时已考虑到防止钢丝绳出槽的设计,通常采取下述方法:
1.直接通过滑轮罩与滑轮边缘之间的间隙控制,来防止钢丝绳逃出滑轮。
2.在滑轮罩内铺设焊接如图1所示的平面挡绳板4,使平面挡绳板与滑轮边缘之间的间隙,在适合钢丝绳的安装、钢丝绳的使用标准范围内: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20%。
上述吊钩在正常作业时,钢丝绳与滑轮槽底紧贴,钢丝绳不会出槽。当由于误操作,吊钩着地后钢丝绳松弛,导致吊钩倾斜,钢丝绳在滑轮槽内紧贴滑轮罩或平面挡绳板,由于吊钩及吊物重量,起升吊钩时钢丝绳呈螺旋上升形式被硬挤出滑轮,从而引发事故,造成钢丝绳、滑轮的报废,进而造成对设备的损害,还会对现场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钢丝绳出槽的吊钩,其能够保证当钢丝绳松弛导致吊钩倾斜,以及吊钩斜吊重物时,即吊钩在任何状态下,钢丝绳边缘不紧贴滑轮槽口边缘,当吊钩上升或下降时,钢丝绳均不会逃出吊钩滑轮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钢丝绳出槽的吊钩,其包括:一钩头;一与所述钩头固定连接的滑轮罩,所述滑轮罩包括一底板和两侧板;若干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滑轮设于所述滑轮罩内;所述各滑轮的滑轮槽内对应设有钢丝绳;此外,所述吊钩还包括:
若干个挡块,对应各滑轮设于所述滑轮罩内,所述各挡块的下端与所述滑轮罩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各挡块的上端为圆弧形,且所述各挡块的圆弧形上端的弧顶距钢丝绳均具有一第一间隙,所述各挡块的圆弧形上端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各滑轮槽的槽口均具有一第二间隙。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各滑轮与滑轮罩的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设置上端为圆弧形的挡块,减少了钢丝绳的活动空间,使得钢丝绳在异常状态下,由于受到了挡块的阻挡作用,只能滑至滑轮槽的槽口,而无法从滑轮槽内完全滑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钢丝绳直径的1/3。根据钢丝绳使用标准:钢丝绳的弯曲包络面允许小于4/3倍绳径,超过极限报废,即当钢丝绳处于弯曲报废极限前,允许钢丝绳通过圆弧形挡绳板弧顶与钢丝绳之间的间隙,并且钢丝绳与挡块的圆弧形上端不产生接触摩擦,因此挡块的上端弧顶与钢丝绳之间的间隙需要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3。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满足:大于所述钢丝绳直径的0.13倍,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0.25倍。
将第二间隙限定在该范围内是为了防止滑轮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漂移和垂直方向上的摆动,以及克服轴承游隙引起的滑轮摆动。按起重机设计规范:钢丝绳绕进或绕出滑轮槽的最大偏斜角必须小于5度,且滑轮槽高度应不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5倍,各挡块的圆弧形上端距与其对应设置的各滑轮槽的槽口之间的距离,即第二间隙的极限距离为所述钢丝绳直径的0.13倍。按平面挡绳板与滑轮槽端部间隙不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计算,第二间隙的极限距离为钢丝绳直径的0.25倍。因此第二间隙应当满足大于所述钢丝绳直径的0.13倍,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0.25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钩,其能够保证当钢丝绳松弛导致吊钩倾斜,以及吊钩斜吊重物时,即吊钩在任何状态下,钢丝绳边缘不紧贴滑轮槽口边缘,当吊钩上升或下降时,钢丝绳均不会逃出吊钩滑轮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钩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安装有平面挡绳板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钩内各挡块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吊钩包括钩头21,其用于吊装物料;滑轮罩22与钩头21固定连接;四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滑轮23设于滑轮罩22内;各滑轮23的滑轮槽内对应设有钢丝绳;四个高度不等的挡块24对应着四个滑轮23设于滑轮罩2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