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3658.8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春;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迎春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麻醉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麻醉针在给病人进行麻醉时,很难控制穿刺深度,针管表面光滑,需用力抓牢,容易造成针体的晃动而给病人增加痛苦,另外,现有的针头都为单孔针头,在注射麻醉药物时,药物从麻醉针针头的小孔内流出,由于是单孔流出,其药物分布不均匀,药物扩散慢,导致病人吸收药物慢,麻醉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注射药液时安全、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控制穿刺深度的一种麻醉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针,包括针体和设置在针体后端的针柄以及设置在针体前端的针头,所述的针体上设置有定位臂,定位臂与针体呈“十”字型分布,所述的针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且孔轴线相互垂直的针孔,针体、针头和针柄是整体式结构。
为了能够便于观察穿刺的长度,所述的针体外表面上设有刻度区。
为了能够在注射时使药物分散更均匀,并且能够让病患者更快速地吸收,所述的针头上优选开设有4个相对应的且孔轴线相互垂直的针孔。
为了能够使注射液分布更加均匀,所述的针孔形状是圆形或是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麻醉针,采用与针体呈“十”字型结构分布的定位臂,能够便于在穿刺时可以控制穿刺的深度,使穿刺更准确, 减少病人的痛苦;采用多针孔式的设计,能够在注射药物时,快速地多路向患者体内分散,使药物更迅速地被吸收,从而达到减轻痛苦并且麻醉效果好的作用,此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麻醉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针体,11、定位臂,2、针柄,3、针头,31、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麻醉针,主要是用于麻醉注射器上,包括针体1和固定在针体1后端的针柄2以及与针体1为整体式结构的设置在针体1前端的针头3,针体1上设置有定位臂11,定位臂11与针体1呈“十”字型分布,针头3上开设有四个椭圆形或是圆形的针孔31,针孔31与针孔31之间相对应并且孔轴线相互垂直,注射液可以从四个针孔31处同时流出。另外,在针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区,能够清晰看到针体插入人体内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麻醉针,在当进行麻醉注射的时候,只需要将此麻醉针的针柄2卡在针管的顶端,将针头3插入需要麻醉的地方,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针体1上的刻度区进行观察针体1插入人体内部的深度。当针体1插入一定的深度后,会被针体1上的“十”字型定位臂11挡住,避免了将针体1插入太深,而导致针体1的断裂从而让病人造成痛苦。针头3进入皮肤内表层后, 麻醉液从针头3上的四个针孔31均匀地流出,能够使药物快速的被人体吸收,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迎春,未经赵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助推药器
- 下一篇:铣端面钻中心孔机床及其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