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自动调控的热水冷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53548.1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富来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自动 调控 热水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柜的热水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恒温自动调控的热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药品及保健品的生产流程当中,现有的快速灭菌柜仅有瞬间加热功能,而瞬间增大的温度极易造成冷却水泵的经常性损坏,虽然所造成的这种个体损失金额并不大,但是长此以往会极大的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不利于整体生产的顺利把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恒温自动调控的热水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恒温自动调控的热水冷却装置,包括恒温水箱和与恒温水箱相连的灭菌柜。
灭菌柜中设有水加热装置、多级热水泵和浇水架;其中,水加热装置与多级热水泵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多级热水泵与浇水架之间通过管道相连。
浇水架上设有多个喷水口,而且相邻的喷水口之间的间距相同。
恒温水箱与灭菌柜中的水加热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其中,恒温水箱与水加热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两个冷门。
同时,恒温水箱与水加热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注水管道。
恒温水箱与灭菌柜中的多级热水泵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其中,恒温水箱与多级热水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冷门。
另外,多级热水泵与浇水架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冷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水量大,而且温度恒定,从而保证了冷却过程的充分完全,避免了冷却水泵的经常性损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保障了生产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恒温自动调控的热水冷却装置,包括恒温水箱1和与恒温水箱1相连的灭菌柜2,
灭菌柜2中设有水加热装置4、多级热水泵5和浇水架6;其中,水加热装置4与多级热水泵5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多级热水泵5与浇水架6之间通过管道相连。
浇水架6上设有多个喷水口7,而且相邻的喷水口7之间的间距相同。
恒温水箱1与灭菌柜2中的水加热装置4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其中,恒温水箱1与水加热装置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两个冷门8。
同时,恒温水箱1与水加热装置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注水管道3。
恒温水箱1与灭菌柜2中的多级热水泵5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其中,恒温水箱1和多级热水泵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冷门8。
另外,多级热水泵5与浇水架6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个冷门8。
水加热装置4是常用的热水冷却装置的配置,其自身存在的缺点是,采用高压蒸汽瞬时加热喷淋,热水少,易泄漏,经常损坏冷却水泵,水温不能保证恒定,会造成破瓶,进而影响生产。
而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恒温水箱1,实现了恒温水箱1的自动补水和自动回执,同时通过与灭菌柜2的流程相结合,保证了灭菌柜2的热水冷却,其在实际应用中破瓶率几乎为零,即使是冬天进行生产,破瓶率也小于1‰。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当中,恒温水箱1内的水通过管道分别进入水加热装置4和多级热水泵5内;而在恒温水箱1内的水通过管道进入水加热装置4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注水管道3注水,进行相关的调控。同时还能够通过各个管道上所配置的冷门8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经过水加热装置4加热后,水会流入多级热水泵5之内,连同未经加热的直接从恒温水箱1流出的水一起储藏在多级热水泵5中。
多级热水泵5将不同温度的水根据当下的需求,通过管道送至浇水架6,再由浇水架6上设置的喷水口7将水喷出,完成喷洒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富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富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框架和风扇单元
 - 下一篇:CDMA系统的邻区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