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负胀差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2787.5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屈晋春;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西北发电运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11/06 | 分类号: | F01D1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负胀差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负胀差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负胀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一些汽轮机机组由于设计制造问题,在冷态启动的时候随着负荷的增加汽缸膨胀负涨差也在慢慢的增长并且无法控制,尤其在热态启动的时候汽轮机还来不及定速,负涨差就达到了极限值(-1.4mm甚至更大)而不得不停机。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汽轮机的汽封系统原图,包括高压端汽封和低压端汽封,其高压端汽封有五档,每档都设有用于汽封漏气管和输水管,汽封五档漏气管连接汽机二段抽气管;汽封四档漏气管连接汽机四段抽气管;汽封三档漏气管连接汽机六段抽气管;汽封二档漏气管连接低压端汽封二档漏气管和辅助联箱,汽封一档漏气管连接低压端一档漏气管。这种汽封系统的缺点在于汽封压力不好调整,实现自密封晚,负涨差不能控制,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调整方便的汽轮机负胀差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汽封控制系统调节手段少,负涨差无法控制,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轮机负胀差控制装置,在高压端汽封增加自动控制装置,实现汽轮机负涨差的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封三档漏气管3和汽机六段抽气管F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自动控制调节阀6。
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汽封压力可以根据负荷的多少而灵活调整。2、负涨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机组提前实现了自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汽轮机的汽封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其中,1-汽封一档漏气管,2-汽封二档漏气管,3-汽封三档漏气管,4-汽封四档漏气管,5-汽封五档漏气管,6-自动控制调节阀,A-汽机一段抽气管,B-汽机二段抽气管,C-汽机三段抽气管,D-汽机四段抽气管,E-汽机五段抽气管,F-汽机六段抽气管,7-低压端一档漏气管,8-低压端二档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汽轮机的汽封系统原图,包括高压端汽封和低压端汽封,其高压端汽封有五档,每档都设有用于汽封漏气或输水的管道,汽封五档漏气管5连接汽机二段抽气管B,以去2号高加汽侧;汽封四档漏气管4连接汽机四段抽气管D,以去1号低加汽侧;汽封三档漏气管3连接汽机六段抽气管F,以去3号低加汽侧;汽封二档漏气管2连接低压端汽封二档漏气管8和辅助联箱9,用于开、停机和低负荷的汽封供气;汽封一档漏气管1连接低压端一档漏气管7,以去轴加汽侧。
由于前后汽缸汽封的第一级汽室为“负压”室。主截止阀、调节阀的阀杆,和汽封大气侧的低压室,都和汽封冷却器相连接。所有“负压”的压力都保持在0.093-0.097 MPa(a)的范围内,以防止蒸汽溢出和蒸汽泄漏。前后汽封的第二级汽室为正压汽室,压力保持在0.101-0.127MPa(a)的范围内,那么三档漏气管就应该大于0.127MPa,而六轴的压力为0.0402 MPa,这就形成了三档漏气管对六段抽气管的巨大的压力差。压差和大的管径使大量的汽封蒸汽从三档漏气管流到六轴管道,从而使2档汽封蒸汽也通过三档漏气流失形成负压,导致了冷空气进入2档汽封冷却了轴颈,最终形成了负涨差。危害机组运行安全。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负胀差控制装置,在高压端汽封增加自动控制装置,实现汽轮机负涨差的调节,所述汽封三档漏气管3和汽机六段抽气管F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自动控制调节阀6。
本实用新型利用自动控制调节阀管6来调节汽封三档漏气管3至汽机六段抽气管F的蒸汽流量,让足够的蒸汽对二档汽封转子加热膨胀来消除负涨差的形成,达到控制汽封二、三、四段压力的目的。以实现机组的自密封和负涨差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调节灵活,能适应汽轮机各种工况的调节,提前实现自密封,能满足各种状态的开机要求,涨差也能控制在零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西北发电运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西北发电运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凸轮位置传感器齿型板
- 下一篇:井下铁路岔点自动声光报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