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丸机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2511.7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陆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丸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具体涉及一种抛丸机除尘器。
背景技术
抛丸机最早用于铸造、锻造件等粘砂和氧化皮等的去除。主要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把丸砂抛掷出去高速撞击零件表面,达到表面处理的要求,丸砂速度一般在50~100nds。抛丸机一般应用在铸造业的表面清理、冶金矿山、机械制造、汽车拖拉机、兵器制造、轻纺机械、船舶车辆、航空宇航等不同行业,其工艺范围亦从铸锻件的表面清理扩展到金属结构件的强化、表面加工、抛喷丸成形等不同的领域。
抛丸是靠叶轮高速旋转,将在叶轮中心的磨料,经过调流块(Regulator)及叶轮推动器预加速,送入叶片区再将磨料高速抛出,速度可超过100m/s,由于抛丸覆盖范围较大,所以不需利用气压,能源效益远高于喷砂。
但现有抛丸机的除尘器,底部一般采用蝶阀,将蝶阀打开一定的角度,形成一个较小的通道,使得除尘器内部粉尘通过该通道排出;但该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该通道的形成也可以被外部的气流利用,阻止除尘器内部粉尘的排出,或使粉尘的排除率降低,影响了除尘器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机除尘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抛丸机除尘器由于采用蝶阀,通过蝶阀开启较小的角度排出粉尘效果差,易受外部气流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抛丸机除尘器包括除尘器的粉尘出口,粉尘出口处设置有膜片阀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粉尘出口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膜片阀。
上述膜片阀一端通过连接轴或活页设置在连接件上,使膜片阀可以相对于连接件旋转,膜片阀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或电控开关与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丸机除尘器,车间空气粉尘含量下降至少30%,主要是由于该丸机用除尘器采用了膜片阀与粉尘出口进行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粉尘量堆积至一定程度时,膜片阀打开,粉尘统一排出,不易受外部气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该抛丸机除尘器,包括除尘器的粉尘出口1,在粉尘出口1处设置有膜片阀3和连接件2;连接件2一端与粉尘出口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膜片阀3。
膜片阀3一端通过连接轴或活页设置在连接件2上,无论采取何种连接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膜片阀3可以相对于连接件2旋转;粉尘量堆积不够时,膜片阀3闭合,粉尘继续堆积于抛丸机除尘器内,粉尘量达到标准时,膜片阀3开启,将其统一排出,这样即避免了蝶阀易受气流影响的问题,也避免了车间内粉尘含量过高的问题。
膜片阀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弹簧或电控开关与连接件2连接,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粉尘排出时间和排出量可控;若采用弹簧连接,当粉尘量堆积至大于弹簧的锁紧力时,阀门打开,粉尘统一排出;采用电控开关连接时,可以安装传感器等辅助装置对除尘器内的粉尘量进行监测,当达到排出量的要求时,开启电控开关,膜片阀3开启,粉尘统一排出。也可以采用任何可控的膜片阀3开启装置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