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压潜体堵塞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2136.6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维义;杨化凤;刘桂清;杨继刚;李宝春;邢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维义;杨化凤;刘桂清;杨继刚;李宝春;邢雪梅 |
主分类号: | E21B33/126 | 分类号: | E21B33/126;E21B43/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8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堵塞器,特别涉及一种静压潜体堵塞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在井下大小修带压作业中,常用的封堵水井管柱工具为封堵配件工具,主要指封堵配水器,利用投捞器投放堵塞器封堵配水器,但在实践中,这样的井并不多见,配水器内经常性存在落物(失效的堵塞器、测试仪、测试钢丝),只能采用封堵配件以上管柱的封堵工具封堵水井管柱,常见的只有与水井管柱内腔过盈配合的堵塞器一种,通过地面泵车利用液压顶入水井管柱内。其缺点是:由于水井管柱内壁垢质的存在,堵塞器强行下行一段时间后,堵塞器下部垢质聚多,经常性最终导致无法下行,封堵位置不到位。若强行施工,起到堵塞器后,封隔器卡距已经在死区上,若压力高,只能降压放喷后施工,增加施工费用(环保处理费用、人工费等),延长生产周期,同时,降低了地层能量,放喷措施不当,还易引起地层吐砂,造成卡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堵塞器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静压潜体堵塞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导向钢球、锚定装置、连接管、浮动皮碗、高弹压皮碗、皮碗压帽、二个胶筒压帽、胶筒、中心管和取出连接丝头组成,具有进液孔的连接管前端部具有导向钢球,连接管前端的后部套设有锚定装置,锚定装置后部的连接管依次套设浮动皮碗和高弹压皮碗,并在高弹压皮碗后部的连接管上螺设皮碗压帽,连接管的后端螺设中心管,中心管上套设胶筒,胶筒两侧的中心管上分别螺设胶筒压帽,中心管的后端螺设取出连接丝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静压密闭投放,自由潜体下落,到位准确,免除泵车费用;开启压力小、承压能力高,中途不涨封,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施例,是由导向钢球1、锚定装置2、连接管3、浮动皮碗4、高弹压皮碗5、皮碗压帽6、二个胶筒压帽7、胶筒8、中心管9和取出连接丝头10组成,具有进液孔11的连接管3前端部具有导向钢球1,连接管3前端的后部套设有锚定装置2,锚定装置2后部的连接管3依次套设浮动皮碗4和高弹压皮碗5,并在高弹压皮碗5后部的连接管3上螺设皮碗压帽6,连接管3的后端螺设中心管9,中心管9上套设胶筒8,胶筒8两侧的中心管9上分别螺设胶筒压帽7,中心管9的后端螺设取出连接丝头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1、本实用新型的最大外径为高弹压皮碗5的外径,小于结垢严重的水井管柱内腔径,静压状态下,可以下潜到位,工具体积小,浮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牛顿定律可以计算出到位时间,受井斜影响,时间可延长十倍(理论计算3000m井深不足25s),确保到位后,打开放喷阀,瞬间喷出少量的水后,随后无溢流,涨封成功,卸掉水井井口装置后,即可施工。
2、具体施工做法是:上修前,在水井的测试阀门上接200mm长的2 1/2″油管短节(原因是水井井口的总阀门与测试阀门有效间距小,不足450mm,无法放置该工具),在其上接700型高压阀门,处于打开状态。上接弯管后,打开测试阀门,其后,微微打开总阀门,使其上部充满水,关闭总阀门,将静压潜体堵塞器锚定部分朝下放进去,关闭700型高压阀门,打开总阀门,静压潜体堵塞器通过下端的导向钢球从总阀门的闸板窝中滑出,沿着密闭液腔自由潜体下落,下落确保到位后,迅速打开700型高压阀门,此时,高弹压皮碗5处产生节流,在井底压差作用下,堵塞器与锚定装置2的卡瓦产生相对移动,卡瓦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行与油管壁接触,通过径向力起到锚定作用。高弹压皮碗5先行启动胀封,浮动皮碗4起到助封高弹压皮碗5的作用,这时,高弹压皮碗5与下腔形成新的密封腔,流体通过连接管3的进液孔11进入中心管9,在压差的作用下,流体通过导液槽,进行胶筒8涨封,实现水井管柱内腔封堵。从而,可以实现下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维义;杨化凤;刘桂清;杨继刚;李宝春;邢雪梅,未经马维义;杨化凤;刘桂清;杨继刚;李宝春;邢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