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隔墙板的流水线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2052.2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军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隔墙板 流水线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隔墙板的专用生产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全程无需托板的建筑隔墙板的流水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隔墙板在建筑行业已经基本替代了粘土砖成为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其使用量逐年增长。建筑隔墙板的现有生产工艺是将配好的原料,通过挤压机挤压成型,经过定尺切割、输送、翻转90度,然后进入养护窑进行养护定型,最后得到建筑隔墙板成品。由于该建筑隔墙板在挤压成型后未经定型前的强度较低,在输送过程时内部结构不稳定,容易破碎或者损坏。目前现有的国内外设备普遍在隔墙板生产下线过程中采用每个隔墙板使用一个托板的方式来减少输送和加工过程中的破损率,该生产工艺所需的托板量较为庞大,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托架和窑车,占用较大的生产场地,运输工序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再者,隔墙板下线到窑车需要转接,而窑车运输到保养窑又要转接一次,隔墙板在各道工序中虽然始终与托板大平面解除,但因为隔墙板自重还会产生形变,并导致废品率高,工序复杂,不易于大规模化生产,同时建筑隔墙板的养护和存储空间也随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免除大量转运托板、托架和窑车使用、工艺简单的建筑隔墙板的流水线生产装置,其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建筑隔墙板的全程自动化无托板转接、输送、养护和下线打包,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消除了因隔墙板自重和搬运所导致的形变,并大大提高了建筑隔墙板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建筑隔墙板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隔墙板的流水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水线生产装置包括:
隔墙板移动翻转机构,包括一翻转机架,翻转机架滑动设置在一导轨上,该翻转机架的一端旋转设置,翻转机架上滑动设置隔墙板固定板,隔墙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隔墙板固定机构;
养护输送机构,该养护输送机构包括一机架,该机架上设置主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多条并列设置的输送带设置在该主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外并由主驱动轮驱动设置,该主驱动轮由驱动机构驱动做间歇运动;
输送养护窑,该输送养护窑设置在养护输送机构的上方,其前端设置隔墙板入口,后端设置有自动封闭的养护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墙板移动翻转机构包括一固定的水平导轨,翻转机架滑动设置在该水平导轨上,翻转机架靠近养护输送机构的一端通过旋转轴旋转设置,翻转机架上水平滑动设置一隔墙板固定板,隔墙板固定板靠近养护输送机构一侧的端部设置转接舌板,转接舌板在翻转后托住建筑隔墙板的底部设置。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架连接设置有水平推动机构用于推动翻转机架水平移动;所述隔墙固定板的一端也连接设置一推动机构,该推动机构推动隔墙固定板在翻转机架上移动设置;所述隔墙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建筑隔墙板定位机构。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架包括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为一驱动电机和一减速器,该驱动机构驱动一齿轮组,齿轮组驱动一连接翻转机架的旋转轴。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养护窑的前端设置隔墙板入口,其下部布置养护输送机构,输送养护窑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封闭的养护密封门;养护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架和多条并列设置的封闭式输送带,建筑隔墙板直接立放在所述输送带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托板,所述养护输送机构包括一主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主驱动轮由驱动机构驱动做间歇运动设置。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流水线生产装置进一步包括无托板下线机构,该无托板下线机构包括一位于养护输送机构末端的隔墙板叉头,隔墙板叉头设置在 一垂直移动机构上,该垂直移动机构设置在一水平移动机构上。
该建筑隔墙板的流水线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建筑隔墙板生产设备需要运转托板、大型存放场地的缺陷,减少了设备成本以及运输工序工艺,降低了因为周转和运输所导致的建筑隔墙板的变形及破损比率。通过隔墙板移动翻转机构能够将成型后的隔墙板进行机械自动翻转转运,机械化操作能够有效地消除建筑隔墙板因受力不均所导致的形变,而养护输送机构能够平稳且无需托板进行连续的建筑隔墙板在养护时的运输。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整个建筑隔墙板的生产装置的占地面积减小60%,生产装置成本降低30%,破损率低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军,未经吴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