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丢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1687.0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富;王效明;王治国;赵广民;赵粉霞;张丽娟;冯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23/08;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丢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丢手,是一种可在两种条件下实现脱开功能的井下丢手。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有的丢手主要有反扣丢手、液压丢手和机械丢手三种类型,丢手方式单一,一旦丢手失效后,存在不能丢手的风险。
中国专利02235422.0公开了一种限压式丢手器,该丢手通过液压直接实施丢手,且具有坐封限压功能,起到保护封隔器胶筒的作用,主要应用于油井堵水领域,连接于油井堵水丢手管柱中。
中国专利02211753.9公开了一种防砂丢手接头,该丢手解决了压裂井及易出砂井易将堵水管柱砂埋,造成下次起堵水管柱困难的问题。该丢手主要应用于注水井领域。
中国专利02213119.1公开了一种井下机械丢手,该不需要泵车等车辆配合,对管柱的密封性能要求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丢手工具,采用液压丢手和机械旋转、下压丢手两种丢手方式来满足油田修井作业可靠丢手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丢手工具,主要由上接头、外筒、压缩弹簧、中心管、弹簧座、内六角螺钉、扭矩卡块、上密封圈、活塞缸、进液孔、下密封圈、打捞筒、剪切销钉、缩紧套、锁环、弹性挡圈、弹簧座、弹簧、卡爪座、卡爪、密封圈、下接头组成,上接头 的上端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在上接头的下端有内螺纹,上接头的下端与中心管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在中心管的上端套有外筒,外筒与中心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有环形弹簧座,并且弹簧座套在中心管外壁上;外筒下端均匀分布有3~4个长方形豁口,在豁口内分别有一个长方形的扭矩卡块,扭矩卡块上有螺孔,通过内六角螺钉将弹簧座固定在扭矩卡块的内壁上;
在中心管外壁上还套有环形活塞缸,在活塞缸上端内壁上有上密封圈,在中心管上有进液孔,能为活塞缸提供动力液。在进液孔的下部并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有一个环形台阶,在环形台阶的外侧面有下密封圈;在活塞缸的外部套有打捞筒;活塞缸在中心管与打捞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活塞缸的下端内壁螺纹连接有环形缩紧套,缩紧套的上端与中心管之间通过剪切销钉连接在一起;在中心管上固定有一个环形锁环,锁环外壁有环形齿,锁环外壁环形齿与缩紧套内壁的环形齿相对;在中心管套有卡爪座,卡爪座的顶部有轴用弹性挡圈,在弹性挡圈的下部有一个环形弹簧座,在环形弹簧座的下端面下部有弹簧,弹簧套在卡爪座的外壁上,弹簧的下端在卡爪座下端向外凸出的环形台阶上;卡爪座的下端有卡爪,卡爪在打捞筒内壁的环形凹槽内;在中心管的下端外壁有螺纹,在中心管的下端固定一个环形下接头,下接头的上端顶在卡爪的下部;在打捞筒内壁与下接头外壁之间有一道密封圈,在打捞筒的下端内壁上有油管内螺纹。
新型丢手工具的工作原理,参阅图1和图2。液压丢手:该丢手工具下井施工时,其上下端螺纹分别连接油管,采用油管加压方式丢手,油管加压时,高压流体从中心管进液孔10进入到活塞缸9内,推动活塞缸9上行,活塞缸9推动扭矩卡块7及弹簧座5上行,压缩弹簧3受压缩,活塞缸9上行时,带动缩紧套14和弹簧座17上行,弹簧座17上行时遇到弹性挡圈16的阻挡,进而带动弹性挡圈16和爪牙座19 及爪牙20上行。爪牙20上行时,相对于外筒2收缩,当完全收缩到外筒2内时,打捞筒12与外筒2之间脱离,实现液压丢手。由于锁环15的单向锁定作用,卡爪20收缩后不会再回退膨胀。为了防止在低压力下错误丢手,在缩紧套14与中心管4之间安装了3个剪切销钉13,只有当中心管内压力达到一定值后,锁定套14才能剪断销钉13,继续上行。
该丢手工具下井施工时,其上下端螺纹分别连接油管,当需要使用机械方式丢手时,需要上接头1先左旋剪断销钉13,使中心管4下行,外筒2相对于中心管4上行,活塞缸9相对于中心管4上行,剪断剪切销钉13后,中心管4带动下接头22下行,使得卡爪20失去内支撑而收缩,打捞筒12与外筒2之间脱离,从而实现机械丢手。由于锁环15的单向锁定作用,卡爪20收缩后不会再回退膨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丢手工具,能实现液压丢手和机械丢手两种丢手方式。满足油气井修井领域可靠丢手的要求。第二、机械丢手采用先旋转后下压的方式,有效克服了单纯旋转或下压动作引起的丢手不可靠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丢手工具上半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丢手工具下半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采用密封膨胀管
- 下一篇:滚子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