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高定位导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1605.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世军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高 定位 导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增高定位导入器。
背景技术
人体增高技术一直是国内外人体整形专家普遍关注的技术领域,大家都知道人体基骨是最为复杂的生物矿化组织,在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显微镜的观察下,它的结构都是不同的。因此人体基骨的发育正常与非,对人体骨骼的长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国内人体增高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有效的微创增高技术方法,此技术采用微创技术,将骨生长因子导入骨膜,刺激骨组织再生,从而达到人体增高的目的。然而,在将骨生长因子导入人体骨膜的器具使用上,一直没有一套理想的配套导入器具。
中国专利号“94236045.1”公开了一种骨膜下隆鼻假体导入器,包括:圆管形手柄、与手柄连为一体的弧形体部,其改进之处在于;与手柄连为一体的弧形体部的前端呈舌形设计,厚度≤0.5MM。宽度<0.1CM,在手术时将导入器沿其剥离开的间隙插入,向上抬起,用钳夹持假体沿鼻骨和导入器的间隙将假体植入。该发明创造对假体虽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但,还存使用范围局限,已造成创伤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进料快捷,并能够实现导入准确无创伤的增高定位导入器。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增高定位导入器,包括注射管、推杆、橡胶塞和料斗,所述推杆设于所述注射管内,所述橡胶塞设在所述推杆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射管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设有助推臂,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所述橡胶塞紧密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杆的后端设有助推块,所述橡胶塞的直径小于所述注射管的内径并在所述注射管内可以来回滑动,所述料斗为喇叭状不锈钢漏斗,在所述料斗直径大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注射管一端外表面上所设的螺纹与所述料斗直径大的一端的内壁上所设的螺纹可以相互咬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注射管和料斗上设有螺纹,使得料斗在作为倒料工具的同时又可以作为注射管的注射工具,这样,不仅倒料迅速快捷,而且注射管内的增高物质还可以通过料斗直径较小的一端直接射入人体骨膜内。即准确可控,又不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所示,增高定位导入器,包括注射管1、推杆2、橡胶塞3和料斗4,在注射管1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11,在注射管1的另一端设有助推臂12,在注射管1内还设有推杆2和橡胶塞3,推杆2的前端与橡胶塞3紧密固定连接,在推杆2的后端设有助推块21,橡胶塞3的直径略小于注射管1的内径并在注射管1内可以来回滑动,料斗4为喇叭状不锈钢漏斗,在料斗4直径大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螺纹41,且料斗4上的螺纹41与注射管1上的螺纹11可以相互咬合。
在手术时,先将料斗4口径小的一端插入注射管1内,不断向料斗4内倒入增高物质,当增高物质倒好后,再将料斗4口径大的一端与注射管1带螺纹11的一端连接,对准手术创口,用手推动推杆2,这时注射管1内的增高物质就会通过料斗4口径小的一端直接射入骨膜内,料斗4在作为倒料工具的同时又可以作为注射管1的注射工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世军,未经胡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