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1072.8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卞境;刘伟龙;刘浩;纪执琴;曲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境;刘伟龙;刘浩;纪执琴;曲泽宇 |
主分类号: | A61G1/017 | 分类号: | A61G1/017;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楼梯 逃生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
背景技术
虽然科技在迅速发展,但无论何时,突发性灾难都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每年发生的突发性灾难包括火灾、雪灾、地震、突发性事故等。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1993年和1994年,中国分别发生特大火灾124起和151起,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33人和855人,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死群伤火灾。之所以死亡人数如此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遇到这些灾难不会处理,大部分人会惊慌失措,然后拥挤哄乱,人们顾着各自逃命,将一些老年人等活动不方便的人被遗留下来,使死亡人数剧增。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报道,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29日在京召开。从此间获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增加725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10年来,我国高龄人口增加了近一倍。空巢化比重进一步加大。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1.6%,部分大中城市核心区和部分地市老龄化程度也相继超过20%。据统计我国有8296万多残疾人,如果发生突发性灾难,这些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很有可能被遗弃,进而遭遇不幸。
虽然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是专门应用于受伤者、老年人及残疾人等不易活动的人群,当发生突发性灾难时,帮助他们轻易方便下楼,解决了下楼不方便、解救不及时等问题,坚固了逃生器材上针对弱势人群救助这一薄弱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包括卡凳和担架椅,所述卡凳的上端设有卡手,卡手由挂钩、刹车片和垫木组成,所述挂钩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个月牙形钢铁构件,所述刹车片镶嵌在挂钩上,垫木设置在挂钩的弯钩处;所述卡凳下端设有挡板,挡板左侧的两端各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卡锁,支架与挡板之间连接有倾斜的肋板,卡凳通过卡锁与担架椅连接;所述担架椅由平板担架和座椅组成,平板担架中间活动设有座椅,座椅的中部设有插销,所述插销连接在平板担架上,平板担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手把和脚踏板,手把与卡手上的刹车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快速的实现担架与座椅两者之间的转变;操作简便;快速、便捷、省时、省力;安全、稳定、不易震动;成本低: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家居,大型超市,医院、车站等地都可以采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的卡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的担架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的卡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卡凳;2、担架椅;3、卡手;4、刹车片;5、垫木;6、卡锁;7、肋板;8、支架;9、挂钩;10、挡板;11、插销;12、手把;13、脚踏板;14、座椅;15、平板担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楼梯逃生担架椅,包括卡凳1和担架椅2,所述卡凳1的上端设有卡手3,卡手3由挂钩9、刹车片4和垫木5组成,挂钩9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个月牙形钢铁构件,所述刹车片4镶嵌在挂钩9上,垫木5设置在挂钩9的弯钩处;所述卡凳1下端设有挡板10,挡板10左侧的两端各设有支架8,支架8上设有卡锁6,支架8与挡板10之间连接有倾斜的肋板7,卡凳1通过卡锁6与担架椅2连接;所述担架椅2由平板担架15和座椅14组成,平板担架15中间活动设有座椅14,座椅14的中部设有插销11,所述插销11连接在平板担架15上,平板担架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手把12和脚踏板13,手把12与卡手3上的刹车片4连接。卡凳1和座椅14采用的材料都为不锈钢,所述垫木5为木制的弯钩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境;刘伟龙;刘浩;纪执琴;曲泽宇,未经卞境;刘伟龙;刘浩;纪执琴;曲泽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