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0570.0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4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雨;李春雨;李海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仙雨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565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便 点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械,进一步是点播机械,特别是用于播种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的点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农作物(包括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点播机(器),存在着以下缺陷:1、设计者为避免阻力大,一般尽量减轻点播器的重量,然而由于重量较轻,犁耧入土较困难,特别是遇到硬土时,更需要用力下压,从而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往往形成一人操作太累、二人操作不便;2、由于犁耧设计问题,被犁耧犁起的松土会下落至犁沟内,从而造成播种深度不能保证,如一般玉米播种深度仅为2-3厘米,达不到玉米正常生长的要求。为保证播种深度,不得不加大犁耧入土的深度,从而增加了阻力;3、播种深度不可调节,增大播种深度不得不采用下压方法,从而加大了阻力;4、操作杆(推杆或手柄)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操作要求;5、一般排种器转盘设置一周播3-6穴,排种器转盘转速较快;当播种前进速度较快时,易产生播种不匀,形成漏播。此外,一些点播机还存在着:播种不精,播种时的株距不便于调节等缺陷。
由于以上缺点的存在,总体形成:费工费时,效率较低,播种效果不理想。目前的点播机械,通常1-3个小时仅播种1亩。点播成为广大农民一种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便精量点播机,其阻力小,一个人即可方便作业;播种效果好,播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包括机架、种子箱、排种器、下种筒、地轮,种子箱的下端开口连接排种器入口,排种器的轴上固定转盘,转盘通过链条连接链轮,链轮固定于地轮的轴上,排种器下部设置有接种斗,接种斗下部设置有下种筒,下种筒下部固定有犁耧,其特征在于:犁耧前部设置有犁耧尖凸,后部设置有犁耧翼;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下种筒为两耧翼所护)。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所述的犁耧的结构是:犁耧尖凸后部为柱状(可以是一样粗细的圆柱/半圆柱;或一样粗细的椭圆柱/半椭圆柱;或前细后粗的圆柱/半圆柱;或前细后粗的椭圆柱/半椭圆柱),前端有尖;耧翼为前小后大的“V”字形,两耧翼由根部向外沿逐渐下垂,呈“八”字形。
所述的犁耧尖凸下面呈平面,犁耧尖凸下面与耧翼下面处于一个平面。
所述的犁耧尖凸前端部可以是锥状或下部为平面的半锥状。
所述的链轮指飞轮。
所述的犁耧与下种筒间的夹角为130-150度,优选角度为135-145度。
所述的机架的结构是:两个推杆前端分别与两平杆中部铰接,两平杆前端固定于地轮的轴上,中后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在横杆上固定有一纵杆,纵杆中部固定两斜杆的上端,两斜杆的下端连接两平杆,纵杆的上端固定种子箱固定杆,种子箱固定杆固定连接种子箱;种子箱下部依次连接排种器、接种斗、下种筒,下种筒的上部固定于两平杆间。
所述的排种器的结构是:盘体与盘壳固定不动,盘壳固定于后机架或支杆上,外侧的盘体与盘壳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取种勺头部如倾斜放置的小勺,尾部固定于活动盘的边缘,活动盘固定于轴上,盘体在取种勺外沿处为内凹沟,与活动盘同轴转动的还有处于活动盘内侧的若干隔离块,两个隔离块间形成存种间,存种间与取种勺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内外位置相对应,隔离块与存种间在盘体上部的缺口处显现,从而实现取种勺与存种间的沟通,其它位置时取种勺均不与存种间相通;在盘壳的下部,开有下种口,下种口对着下种器。其中取种勺一般选择8-20个。
所述的排种器也可以选择其它结构。
所述的下种筒的上部置于套筒内并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固定,套筒固定于两平杆间。
所述的下种筒与平杆间的锐角夹角为58-68度,优选为60-65度。
所述在两平杆间设置有连接板,在平杆后端部与推杆的连接板间设置斜拉杆,斜拉杆上部通过螺杆活动固定于连接板上。
所述的地轮轮胎为便拆卸结构,通过将轮胎去除,或更换地轮可调节播种的距离。
所述的一侧平杆后端部设置有可放置收起的支撑杆。
所述的犁耧后部设置有封土器,封土器通过弹簧连接下种筒。
所述的地轮的轴上还固定有分禾器,斜杆上设置有牵引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仙雨,未经李仙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0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