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879.8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田;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L1/24;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应变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安全监测领域的观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简称FBG传感器是20世纪90年代光纤传感领域最主要的发明,它是以FBG为核心器件而产生的传感器产品,FBG是一种光纤无源器件,具有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能够进行时时监测、抗电磁干扰、抗雷击等优点。因此目前在石油行业、电力行业、矿业及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等领域,主要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替代老式的电信号传感器。
本申请人研制出一种光纤光栅应变计,它主要是用于单独测应变的单光栅表面安装的小应变计,这种应变计只能运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表面安装,并且只能用于测量应力变化而无法进行温度测量,如果测量温度,则必须另外增加一支温度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述光纤光栅应变计无法同时测量温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它能够将温度与应变测量集中于一体。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外筒、机芯、铠装接头、铠装光缆以及定位盘,所述机芯设于所述外筒内部并沿其两端伸出,所述机芯的包括互为连接的两个端部和一个中部,所述机芯的两个端部均部分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接触、其余部分由所述外筒伸出,所述机芯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内分别插接着一个所述铠装接头,其中一个所述铠装接头连接着所述铠装光缆,所述机芯的中部设有应变框并且所述机芯的中部与所述外筒内壁之间均设有空腔,所述应变框上连接着双光栅,所述双光栅两端分别经所述两个通孔伸出分别伸入各自的所述铠装接头,所述两个铠装接头分别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着所述各自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均套接所述机芯的端部。
具体地,所述机芯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外筒内部相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两个定位盘分别与所述机芯通过焊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两铠装接头分别与所述机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外露的铠装接头和铠装光缆,连接着所述铠装光缆的所述铠装接头外部套接着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含有双光栅的机芯,解决了现有光纤光栅应变计不能同时测温的问题,不仅能够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而且对应变光栅进行了温度补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第一铠装接头,2定位盘A,3第一O型圈,4外筒,5机芯,6双光栅,6.1应变光栅,6.2温度光栅,7第二O型圈,8定位盘B,9第二铠装接头,10铠装光缆,11环氧树脂,12焊接,1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外筒4、机芯5、第一铠装接头1、第二铠装接头9、铠装光缆10、定位盘A2和定位盘B8。所述机芯5设于所述外筒4内部并沿其两端伸出。所述机芯5的包括互为连接的两个端部和一个中部。所述机芯5的两个端部均部分与所述外筒4的内壁相接触,其余部分由所述外筒4伸出。所述机芯5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内分别插接着一个所述铠装接头,其中第二铠装接头9连接着所述铠装光缆10。所述机芯5的中部设有应变框,并且所述机芯5的中部与所述外筒4内壁之间均设有空腔。所述应变框上连接着双光栅6,所述双光栅6包括应变光栅6.1和温度光栅6.2。所述双光栅6两端分别经所述两个通孔伸出,并分别伸入第一铠装接头1和第二铠装接头9。所述第一铠装接头1所述外筒4之间设置着所述定位盘A2,第二铠装接头9与所述外筒4之间设有所述定位盘B8,定位盘A2及定位盘B8均套接所述机芯5的端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机芯5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外筒4内部相接触处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3。所述定位盘B8的外筒4与所述机芯5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7,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具体地,所述定位盘A2及定位盘B8分别与所述机芯5通过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基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