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控制器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831.7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凃世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器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控制器的防水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一上盖体及一下盖体的防水结构,该上盖体及下盖体能相互嵌卡,以抵压并迫紧该上盖体及下盖体间一防水垫片的外缘,使该上盖体及下盖体能密封地结合成一体,并缩减该防水结构的整体厚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及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议题越来越重视,在众多空气污染来源中,各种交通工具所排放出来的废气一直占据着极大的比重,故各国政府纷纷制订法律,以控制废气的排放量,而各大厂商也因此展开一场交通工具的「绿色革命」,期能找到一种更环保的替代能源。事实上,汽油并非交通工具的唯一应用能源,早在1930年代便有人设计出利用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由于当初并未有迫切的能源危机及环保需求,因此这类以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直到现在才重新为人们所重视,这类电动交通工具拥有零污染、低噪音及低振动等优点,且其维修成本及能源效率都比传统使用汽油的车辆来的优秀,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以时下各类电动车为例,其驱动原理是透过一车辆控制器,控制该电动车内的马达转速,以驱动电动车运转,且针对不同电动车的使用需求,业者尚会对该车辆控制器内部的电路进行设计,使该车辆控制器具有多种保护及侦测功能,诸如:降压保护、限流保护及刹车断电等,换言之,车辆控制器可说是电动车的核心装置,由于车辆控制器中具有许多精密的电子元件,因此业者在设计该车辆控制器时,必须特别设计该车辆控制器的结构,以确保其防水效果,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电动车(图中未示)中车辆控制器的防水结构1,该防水结构1是由一下盖体11及一上盖体12组合而成,该下盖体11之一侧嵌设有一电路板,其周缘是凸设有至少一下锁合部110;该上盖体12一侧上对应于该下锁合部110的位置设有一上锁合部120,该上锁合部120及下锁合部110是能透过一锁合元件(如:螺丝)相互锁合,以将该上盖体12及下盖体11固定成一体,且该上盖体12的另一侧设有一凸出部121,以在该下盖体11与上盖体12相锁合后,该电路板上的复数个电子元件(如:电容器或变压器等)能容置于该上盖体一侧对应于该凸出部121的位置,请参阅图2所示,是该防水结构1的剖面图,为了确保该电动车的防水能力,该电路板13上尚装设有一防水垫片14,该防水垫片14是贴附在该电路板13上,且其外缘能抵靠至该下盖体11一侧邻近周缘的位置,以在该上盖体12与该下盖体11相锁合的情况下,该上盖体12一侧邻近周缘的位置是能抵靠并迫紧该防水垫片14,以将该上盖体12及下盖体11能密封地结合成一体,并确保外界的水分或湿气无法经由该上盖体12及下盖体11间的空隙渗入,然而由于在该防水结构1受到外力影响的情况下,该上盖体12及下盖体11间将很容易因为振动而产生微小的空隙,使外界的水分能藉由该空隙及毛细作用,趁势渗入至该防水结构1内,因此该防水结构1的防水效果并不完善,此外,该防水结构1尚存在着若干不便之处,兹分别详述如下:
(1)占用空间过大: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上锁合部120及下锁合部110是设计成向外突出,以方便业者组装,然而由于该等锁合部110、120向外凸出的设计将会造成该防水结构1的占用空间过大,故会在无形中增加该防水结构1的运送及仓储上的成本,且限制该防水结构1在组装上的弹性。
(2)组装上的困难:该防水结构1尚贯穿设有二定位孔15,使业者能利用另一锁合元件,依序穿过该二定位孔15,以将该防水结构1装设至该电动车中,然而业者在利用锁合工具(如:电动螺丝起子)进行装设时,由于该上盖体12的凸出部121是邻近于各该定位孔15,故很容易造成锁附上的干涉(如:电动螺丝起子难以定位在该上盖体上进行锁附)及不便。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防水结构,使该防水结构不仅具有更完善的防水措施,且能缩减该防水结构的占用空间,使车辆控制器在装设上能更具弹性,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防水结构防水性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创作人凭借着多年的实务经验,并经过多次的实验及测试,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控制器的防水结构,期能改善现有防水结构的诸多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