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升力、推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9176.5 | 申请日: | 2011-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桢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桢干 |
主分类号: | F03G7/04 | 分类号: | F03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700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升力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力、推进装置,尤其是能持续长时间产生高效率的升力、推力,且其升力、推力的产生可以不依靠外界介质能够实现海陆空天通用的升力、推进装置。属于航空、航天动力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升力、推进装置,升力装置主要是旋翼或固定机翼;推进装置主要是推进螺旋桨、涡轮喷气、涡轮风扇或火箭等(车辆前进的动力由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产生)。旋翼桨叶和固定机翼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当气流高速流经旋翼桨叶或固定机翼表面时,流经其上表面的气流相对于下表面的气流速度快、压力小,这样在其上下表面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产生了所需的升力(见《航空知识》2000年第3期彩色插图“救援直升机的工作原理”图面说明);推进螺旋桨的桨叶切面形状和固定机翼的切面形状相似,前桨面的曲度较大、后桨面的曲度较小,加上有迎角的转动就形成了前后桨面的压力差,由此产生了前进的拉力(见《航空知识》2001年第7期彩色插页十、十一文字说明),涡轮风扇工作原理同推进螺旋桨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把螺旋桨的桨叶数目增加,然后把直径大大缩小的桨叶用大圆筒包了起来(见《航空知识》2001年第7期第18页);涡轮喷气或火箭则是运用高速后喷燃气流的反冲作用力来产生推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美国的F-22,在研的先进战斗机俄罗斯T-50和中国的歼20仍然采用了上述升力和推进装置(见《航空知识》2011年第3期《腾飞的“黑丝带”》一文)。美国在研的X-37B空天飞机飞出大气层所需的动力装置仍然为火箭(见2011年3月7日《参考消息》第6版《美军第二架X-37B空天飞机升空》一文)。以上所述的升力、推进装置的桨叶或机翼的两面流体都是流动的只是流速不同,产生的压力差是相对压力差(见《航空知识》2003年第5期28页和30页《飞机气动特性的探索与发展[上]》一文),所以效率不高;其升力、推力(或拉力)的产生,都离不开外界气体或液体这种介质,不能在外层空间使用;火箭可以在外层空间使用,但其工作时间一般只能持续数分钟,不能够连续长时间的产生推力,其有效载荷与箭体重量相比太小并且不能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差(见《航空知识》2000年第9期29页至30页《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一波三折》一文);使得现有的升力、推进装置远远不能满足空间航行尤其是星际航行的需要,更不要说在海洋中、陆地上、大气层中和外层空间(即海陆空天)通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升力、推进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持续长时间的产生高效率的升力、推力;尤其是升力、推力的产生不依靠外界介质,可以在海洋中、陆地上、大气层中和外层空间使用的通用升力、推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用升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本通用升力、推进装置由一个充满气体的密闭容器和高压压气机组合构成;在密闭容器的两个相对的容器壁面上各开一个长条形的进气槽口和排气槽口,进气槽口和排气槽口分别与高压压气机的排气口和进气口密闭连接,进气槽口和排气槽口的位置、大小以使通过两个槽口之间的高压气流能够把密闭容器分成甲、乙两个相对独立的气体腔室为准;在甲、乙两个气体腔室的容器壁面上分别开一个出气孔和进气孔,出气孔和进气孔分别与高压压气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密闭连接。
构成本通用升力、推进装置的密闭容器的形状以长方体或类似长方体为宜。可以增装一个高压压气机,使该压气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与出气孔和进气孔密闭连接,原有高压压气机的排气口和进气口只连接进气槽口和排气槽口,这样更利于达到实用新型目的,但会使成本和控制难度增加。构成通用升力、推进装置的高压压气机以能对逆向通过的气流加压为宜,可以实现本通用升力、推进装置的升力、推力方向逆转,用来给交通工具制动或倒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桢干,未经卢桢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两用的活塞直联驱动式往复泵
- 下一篇: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