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改善光学仪器视场光阑边界清晰度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077.7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明;邵会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晋明 |
主分类号: | G02B25/00 | 分类号: | G02B25/00;G02B7/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善 光学仪器 视场 光阑 边界 清晰度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光学机械结构,主要用于以显微镜、望远镜为代表的各种目视光学仪器的目镜部分,改善光学仪器视场光阑边界轮廓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光学仪器的综合质量。
二、技术背景
目前,各种类型的光学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在应用面较广的目视光学仪器及相关产品范围内,以显微镜和望远镜为代表的产品,其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执行。但在对产品的某些技术使用性能和品质进行具体比较和评价时,一些为专业或特殊的用户所关注的细节表征已经成为区别产品技术含量和制造品质的衡量标准,如光学仪器视场光阑边缘轮廓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在使用时,这一现象出现在使用者的视界里,给使用者产生所见视场边缘不够清晰完整的感觉,或者引起某种程度的不适,在长时间进行观察时,这种感觉就更为加剧。国家现在尚无此方面的技术标准,只有靠业内人员直观评定。制造企业对这些细节问题已采取过一些方法和措施,但均未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这种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见图1,通常光学仪器的光学系统包含物镜组1、目镜组2、理想像面(视场光阑基准面)3、实际像面(实际视场光阑面)4、视场光阑边界圆周台阶面上的反射杂光5、实际像面与理想像面的偏离量d0、视场光阑边界圆周台阶面宽度D、视场光阑直径φ等。见图2,通常光学仪器的目镜组安装结构由目镜组2、隔圈6、目镜筒7、长压圈8、视场光阑直径φ、视场光阑边界圆周台阶面宽度D(0.2-0.5mm)等组成。光阑在各种目镜中起到界定观察范围作用,由于产品设计剩余像差和加工误差的存在,要达到仪器视场光阑的技术要求受到局限,难以做到实际像面与理想像面的偏离量d0最小,难以消除视场光阑边界圆周台阶面上的反射杂光5。导致光学仪器视场光阑边缘轮廓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并且看见带色不均匀反光亮环等(见图3)。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目的是:针对现有光学仪器视场光阑边缘轮廓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不能满足一些专业的特殊需求。设计一种专门的机构,用在各种目视光学仪器上,从根本上克服其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模糊不清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光学仪器的综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由一个带螺纹的套,内装一个光阑片,通过螺纹压圈压紧,组成一个机构,将该机构安装在光学仪器的目镜组前面理想像面的位置,其中在光阑片开口直径以外的部分,规则地加工一层不透光的超薄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试用证明:完全达到研制目的,用超薄涂覆层取代视场光阑开口界面圆周台阶,超薄涂覆层厚度为0.01mm,相当于视场光阑开口界面圆周台阶宽度减小了20倍~50倍,大幅度减小了杂光反射面,有效地减少了因杂光反射产生的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模糊和带色不均匀反光亮环现象;机构使用螺纹与光学仪器目镜筒连接,实现沿轴向可调节,以选择最佳光阑定位面,可消除加工误差,提高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清晰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一般普通光学仪器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是一般普通光学仪器的目镜组安装结构图。
图3,是人眼观察到的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模糊不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光学仪器目镜组部分的安装图。
图6,是人眼观察到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清晰完整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5,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由一个带螺纹的套10,内装一个光阑片9,通过螺纹压圈12压紧,组成一个机构(见图4)。将该机构安装(或直接设计)在光学仪器的目镜组2前面理想像面3的位置(见图5、1),机构可以沿轴向进行调节,以确定视场光阑面的最佳位置,其中在光阑片9开口直径以外的部分,规则地加工一层不透光的超薄涂覆层11(见图4)。
参照图4、5,以上所述的光阑片9,采用的材料为普通光学玻璃,其厚度为1.5-2mm,或根据不同目镜的性能要求取值;所述的超薄涂覆层11,采用的材料一般为聚四氟乙烯、复合二氧化硅,或其它易涂覆、附着力强的不透光材料,其厚度为0.01mm;所述的在套10内装的一个光阑片9,通过螺纹压圈12压紧,然后用胶粘紧以防松动。
参照图4、5、1,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时,根据不同光学仪器的目镜组2、目镜筒7、视场光阑直径φ,选择相应尺寸大小的机构,先由短压圈13压紧目镜组2,再将机构安装在目镜组2前面理想像面3的位置,通过简单的校正,达到成像和视场光阑边缘轮廓清晰完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晋明,未经张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综合症的中草药组合物
- 下一篇:具弯曲可挠体的内视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