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005.2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钟元木;田洪雷;何燕华;丁叁叁;刘岳平;喻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B23K2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搭接式侧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具体地采用激光焊接工艺针对不锈钢车体的侧墙实施横梁、立柱的搭接连接,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使用的轨道交通工具,如动车组、地铁、城市轻轨等,为适应并提高车体模块结构安装与外型设计要求,通常需要采取兼顾车辆安全性与外型美观的高质量制造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车体加工,普遍地采用点焊为主、塞焊或弧焊为辅的焊接方式,此类焊接方式会在外墙板残留有点焊压痕、压痕无法完全地消除,直接造成侧墙内外表面的不平整而影响整体车体美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搭接式框架结构,在侧墙板铺设于搭接后的框架结构后再进行激光焊接,以较高的焊接强度来减少热输入量,从而有效地控制并降低侧墙整体的变形程度。
另一设计目的是,优化搭接式侧墙结构的重量,整体强度和安全性较高,且易于拆卸、更换门立柱。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主要具有:
相互连接的门立柱、门立柱补强柱、连接板、横梁部分、立柱部分和侧墙板。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门立柱为两翼面不等长的槽型断面型材,
围绕侧墙上开设的窗口,立柱部分包括立柱、窗边立柱、窗上立柱、窗下立柱,横梁部分包括上边梁、窗上横梁、窗边横梁、窗下横梁、下横梁;
横梁部分和立柱部分相互搭接而形成侧墙框架,并在搭接处进行激光焊接连接。
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横梁部分与立柱部分进行相互搭接后而形成侧墙结构的框架,再铺设以侧墙板。
上述侧墙框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整体强度较高,易于控制并提高侧墙外观整体的美观以避免点焊压痕的发生。
为进一步地提高侧墙结构框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横梁部分和立柱部分均具有折弯成帽型的断面型材结构。
针对侧墙焊接的抗变形措施是,侧墙板与搭接后的横梁部分、立柱部分,从侧墙结构的内侧采用激光焊接结构。
上述侧墙结构所采用的激光焊接焊接强度较高,热输入量少,易于降低变形量而提高整体侧墙的外型美观。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具有的优点是:
1、采用搭接式框架结构再辅以激光焊接,以较高的焊接强度来减少热输入量,从而有效地控制并降低侧墙整体的变形程度。
2、侧墙结构的重量较小,整体强度和安全性较高,且易于拆卸、更换门立柱。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进一步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图1是所述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窗下立柱与窗下横梁之间的搭接示意图;
图3是横梁部分、立柱部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门立柱1、门立柱补强柱2、连接板3、立柱4、窗边立柱5、窗上立柱6、窗下立柱7、上边梁8、窗上横梁9、窗边横梁10、窗下横梁11、下横梁12、侧墙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车体搭接式侧墙结构主要包括有:
相互连接的门立柱1、门立柱补强柱2、连接板3、横梁部分、立柱部分和侧墙板13。其中,
门立柱1为两翼面不等长的槽型断面型材。
围绕侧墙上开设的窗口,立柱部分包括立柱4、窗边立柱5、窗上立柱6、窗下立柱7,横梁部分包括上边梁8、窗上横梁9、窗边横梁10、窗下横梁11和下横梁12。
横梁部分的两端与门立柱1进行弧焊连接。
横梁部分和立柱部分相互搭接而形成侧墙框架,并在搭接处进行激光焊接连接。
如图3所示,横梁部分和立柱部分均具有折弯成帽型的断面型材结构。
侧墙板13与搭接后的横梁部分、立柱部分,从侧墙结构的内侧采用激光焊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加工系统和方法中减少残留物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固体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