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8883.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H01B11/06;H01B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对称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指用于近距音频通信和远距的高频载波和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的电缆,是我国五大电缆产品之一。根据通信电缆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六大系列产品,即市内通信电缆(包括纸绝缘市内话缆、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话缆)、长途对称电缆(包括纸绝缘高低频长途对称电缆、铜芯泡沫聚乙烯高低频长途对称电缆以及数字传输长途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包括小同轴电缆、中同轴和微小同轴电缆)、海底电缆(可分对称海底和同轴海底电缆)、光纤电缆(包括传统的电缆型、带状列阵型和骨架型三种)、射频电缆(包括对称射频和同轴射频)。
不同的电缆其制造工艺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总的加工方法有其共性。为保证电缆的结构尺寸稳定,有良好的电气性能,电缆的生产顺序按其结构采取由内向外进行。整个制造过程,分为绝缘线芯的制造,线组绞合,同轴对的制造,成缆工艺,缆芯干燥,电缆的金属套和外护层的制造。
通信电缆的电气技术指标项目多而高。一般的金属缆有导线电阻,绝缘电阻,工作电容,绝缘强度,电容不平衡等要求。对于长途和同轴电缆,除以上要求外,还有端阻抗,阻抗不均匀性,衰减常数,串音等特殊要求。
针对原先电缆的耐火性能、抗拉伸新能、阻抗、串音等性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导体组对称式排列,结构紧凑;导体外包裹有耐火层—采用两层耐火云母带之间夹杂一层编织成网状的镀锡钢丝,增强了耐火特性的同时起到屏蔽的效果;导体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填芯、外填芯,增强电缆的抗拉伸强度,使得电缆在燃烧环境中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线路完整或在规定的火焰条件下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适用于船用电信、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中的信号传输和控制系统,提高了电缆的耐火特性、抗拉伸特性、屏蔽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包括四个导体组、内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导体组以玻璃丝和阻燃型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内填芯为中心对称式环形分布,所述的四个导体组分别由两根外侧包裹耐火层的镀锡铜丝导体绞合构成,镀锡铜丝导体20℃时电阻率小于0.017240Ω. mm2/m,所述的耐火层由两层耐火云母带之间夹杂一层编织成网状的镀锡钢丝绕包构成,所述的四个导体组外分别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四个导体组外侧包裹有内护套层,所述的内护套层与绝缘层之间设有数根外填芯,所述的数根外填芯采用细钢丝,所述的内护套层外侧依次包裹有铠装层、外护套层。
所述的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材料为交联聚乙烯。
所述的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层采用镀锌钢丝编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导体组对称式排列,结构紧凑;导体外包裹有耐火层—采用两层耐火云母带之间夹杂一层编织成网状的镀锡钢丝,增强了耐火特性的同时起到屏蔽的效果;导体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填芯、外填芯,增强电缆的抗拉伸强度,同时电缆的端阻抗,阻抗,衰减常数,串音性能均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耐火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包括四个导体组1、内填芯2,四个导体组1以玻璃丝和阻燃型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内填芯2为中心对称式环形分布,四个导体组1分别由两根外侧包裹耐火层3的镀锡铜丝导体4绞合构成,镀锡铜丝导体420℃时电阻率小于0.017240Ω. mm2/m,耐火层3由两层耐火云母带之间夹杂一层编织成网状的镀锡钢丝绕包构成,四个导体组1外分别包裹有绝缘层5,四个导体组1外侧包裹有内护套层6,内护套层6与绝缘层5之间设有数根外填芯7,数根外填芯7采用细钢丝,内护套层6外侧依次包裹有铠装层8、外护套层9,绝缘层5采用材料为交联聚乙烯,铠装层8采用镀锌钢丝编织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8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横机度目三角驱动杆
- 下一篇:高压套管末屏泄漏电流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