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深松犁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8022.4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王瑞云;姜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河市爱华农机研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15/00 | 分类号: | A0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4300 黑龙江省黑河***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深松犁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上的一种深松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深松机,大多为凿式,普遍存在牵引阻力过大,深松效果不理想,深松后还需反复耙地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深松耕作制度的普及和推广。并且目前我国的耕作方式基本为翻动或搅拌土壤,加速了土壤的风蚀水蚀,造成了水土流失,甚至沙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仿生深松犁具,解决了深松机牵引阻力过大,作业效果不理想,单位面积碎土率低,作业成本高,因翻转土壤造成的水土流失过快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借助仿生学研究成果,注重于深松犁具的形态设计,通过模仿大鹅的爪型结构,设计出该仿生深松犁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犁柱和深松铲组成,犁柱与深松铲为可拆卸连接,犁柱厚度为20毫米~30毫米,宽度150毫米~250毫米,犁柱后上方焊接调整螺栓;犁柱与深松铲的夹角α为90度~110度;深松铲整体呈鹅掌型,其两翼对称向后舒展,底部中空,舒展角β为60度~100度;深松铲前部和两翼安装铲刃,铲刃与水平夹角δ为25度~3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犁柱薄且宽,工作阻力小且强度高;深松铲的结构仿鹅掌型,犁柱与深松铲的夹角α、舒展角β、铲刃与水平夹角δ的独特设计,且深松铲底部中空,可减小工作阻力。
2、碎土率高且全程松动土壤,可减少辅助整地次数,节约整地成本。
3、被作业土壤不发生翻转,在满足最佳种植条件下,可有效减少风蚀水蚀,防止水土过快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松铲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松铲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犁柱1和深松铲3组成,犁柱1与深松铲3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犁柱厚度为20毫米~30毫米,宽度150毫米~250毫米,犁柱1后上方焊接调整螺栓2;犁柱1与深松铲3的夹角α为90度~110度;深松铲3整体呈鹅掌型,其两翼对称向后舒展,底部中空,舒展角β为60度~100度;深松铲3前部和两翼安装铲刃4,铲刃4与水平夹角δ为25度~30度。
由图1可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轮廓及各部组成关系,由犁柱1和深松铲3组成的仿生深松犁具,犁柱1与深松铲3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犁柱厚度为20毫米~30毫米,宽度150毫米~250毫米,这种设计即可以保证犁柱1的强度,又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时与土壤的摩擦力,犁柱1后上方焊接调整螺栓2,可以调整使用该仿生深松犁具深松机的入土角度。
由图1、图2、可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组成关系,犁柱1与深松铲3的夹角α为90度~110度,深松铲3的舒展角β为60度~100度,深松铲3前部和两翼安装铲刃4,铲刃4与水平夹角δ为25度~30度。当该仿生深松犁具各部连接角度α、β、δ在上述范围内时,经过多次实地实验结果表明,此时的牵引阻力与现行深松机的牵引阻力相比降低5%~10%。
由图2、图3、可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深松铲的各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深松铲3整体仿鹅掌型,其两翼对称向后舒展,底部中空,该结构大大降低了深松铲3作业时摩擦阻力,因深松铲3与土壤的接触面小了;深松铲3前部和两翼安装铲刃4,便于更换,降低了成本。作业时,深松铲3对土壤进行与深松铲3宽相符的全方位深松,土壤从铲刃4被铲起经过中空的深松铲3上部后被抛落,碎土率高且全程松动土壤,可减少辅助整地次数,节约整地成本。并且被作业土壤不发生翻转,在满足最佳种植条件下,可有效减少风蚀水蚀,防止水土过快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河市爱华农机研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黑河市爱华农机研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8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角柜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陶瓷输送的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