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开关底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7819.2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元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2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开关 底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在三相交流50Hz、12kV电力系统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使用的JN15-12接地开关,具体涉及该接地开关的底架。
【背景技术】
现有JN15-12接地开关的底架结构,主要由横梁,以及设置在横梁底部两侧的两块弯板焊装而成,该横梁大体上为一块平面直角板,其平面板的两端长出直角板一截。组装时,横梁两端经长出的该截平面板与两块弯板的厚度向一侧相焊接,形成整体式的底架。在所述直角板上开有若干个供联接用的腰形通孔。该底架由于结构的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强度差,难以满足JN15-12接地开关的使用要求,另外,该结构的底架在电镀时不利于电镀液的流动,从而使镀层质量难以得到可靠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底架因结构原因,导致强度差,难以满足JN15-12接地开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接地开关底架,该底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如果两者采用相同材料制作,具有强度好的优点,且完全能满足JN15-12接地开关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接地开关底架的结构,包括横梁和两块弯板;该横梁的断面形状大体呈“┌”形,由顶部的平面板和竖直向的侧面板构成,所述平面板的两端分别长出所述侧面板一截,所述侧面板上开有若干个腰形通孔,其特征是:所述平面板的前部具有一向下弯曲的外沿板,所述平面板长出所述侧面板那一截平面板的后部具有一向下弯曲的内沿板;与所述内沿板、外沿板相匹配,在所述两块弯板上均设有接纳内沿板的插槽和外沿板的搁置台阶。
具体实施时,所述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沿板的厚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内沿板与所述平面板为弧形过渡。
具体实施时,所述外沿板与所述平面板为弧形过渡。
具体实施时,所述腰形通孔的顶端与所述平面板相距7.5毫米以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横梁与弯板的连接结构,即:在横梁的前部和后部增设内外沿板,与之相匹配,在弯板上设置相应的插槽和搁置台阶,然后再进行焊接组装成整体式的底架,这比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平面搭接、再焊接组装成整体式底架的结构,如果采用相同材料制作,其强度明显得到增强。另外,将所述插槽的宽度设计成大于所述内沿板的厚度后,使该处留下了供电镀液流动的通道,因此电镀时,可有效提高电镀镀层的质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该图示出了横梁的断面形状。
图3为图1中弯板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横梁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梁1,绝缘子安装孔11,外沿板12,外沿弧面121,侧面板13,内沿弧面131,内沿板132,腰形通孔133,支撑板2,左右弯板3,转轴孔31,插槽32,搁置台阶33,端板3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底架包括横梁1,以及位于横梁1底部两侧的左右弯板3,以及端板34、支撑板2。该横梁1的断面形状大体呈“┌”形,由顶部的平面板和竖直向的侧面板13构成,为一块钢板弯曲而成。横梁1的平面板上开有多个绝缘子安装孔11,两块端板34和支撑板2直接焊接固定在侧面板13的外壁上。所述平面板的前部具有一向下弯曲的外沿板12,所述平面板长出所述侧面板那一截平面板的后部具有一向下弯曲的内沿板132。与所述内沿板、外沿板相匹配,在所述左右弯板3上均设有接纳内沿板132的插槽31和外沿板12的搁置台阶33(结合图2、图3和图4)。
参见图2,并结合图3、图4。从断面观察,横梁1的前部经外沿弧面121弯曲形成外沿板12,它与左右弯板3的搁置台阶33相匹配,外沿板12的端面可搭接在该搁置台阶33上。横梁1经内沿弧面131弯曲形成内沿板132,该内沿板132与侧面板13和平面板是同一块钢板,即内沿板132是由侧面板13两侧内缩后形成的。安装时,该内沿板132与左右弯板3上的插槽32相匹配,垂直嵌设在插槽32内。考虑到电镀需要,插槽32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沿板132的厚度,使该处留下了供电镀液流动的通道,以提高电镀层质量。
参见图4,并结合图2。三个腰形通孔133的内壁顶部与内沿弧面131弯曲起点应该具有一定的距离,最好是7.5毫米以上,该距离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横梁1的整体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因此,凡类似结构也应该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元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纪元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7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农业育苗用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紧急断电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