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的电话接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7163.4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平亮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机 电话 接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的电话接听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用于日常的通话和信息交流。相比于传统的有线电话,手机采用无线互连,不受连线的限制,因而能给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这种无线互连意味着通话时手机电磁辐射较大,长期使用会带来耳朵不适,给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这一点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尤其重要,类如孕妇。
使用耳机接听手机通话,受限于耳机的空间,所采用的扬声器体积较小,导致耳机声音较小,音质差,整体通话质量不高。
实用新型200720121763.7公开了一种电脑/手机用电话听筒,电话听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灯,用于来电显示,该电话听筒和电脑/手机相连,来电时用电脑/手机控制接听和挂断,不具备远程控制的功能。然而,一些新型智能手机,其耳机接口不仅能传输声音信号,而且能传递控制信号,可实现对手机接听或关断控制,该功能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手机的电话接听器,实现无电磁辐射,通话质量高、远程接听或关断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机电话接听器,包含手机听筒、电话线和耳机插头,电话线的一端与电话听筒连接,电话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在电话听筒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一个按钮,用于对手机电话的接听或挂断进行控制,电话听筒的外表面还印有广告宣传或装饰用的图案。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优点有:
1.无辐射,和传统直接接听手机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受无线电辐射非常小,不会引起接听电话时耳朵发热、头部不适等不良症状,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2.通话质量高,受空间的限制,耳机中只能使用微型扬声器,音量不高,传统使用耳机接听手机电话,因而通话质量不高,使用本实用新型,则可设置较大体积和较大音量的扬声器,保障通话质量。
3.远程接听或挂断,实用新型200720121763.7公开了一种电脑/手机用听筒,但该实用新型无法实现在通话听筒中对手机通话进行控制,目前新型智能手机都包含了使用耳机接口对电话进行接听或挂断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这一功能,对电话听筒进行了新设计,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4.美观大方、易于使用,本实用新型主体为一个独立的电话听筒,该电话听筒相对独立,因而保留了进行独立外观设计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使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
附图2给出了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实例:
使用者,可为个人也可为多人,可接听也可发声。
用于手机的电话接听器,包含手机听筒S201、电话线S202和耳机插头S203,电话线的一端与电话听筒连接,电话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连接。
上述的耳机插头S203,如附图2所示,一端连接于手机S204,目前一些新型智能手机耳机插头不仅具备声音传输功能,还具备了传递控制信息功能,耳机插头满足上述耳机插头设计要求,对于不同尺寸的耳机插头结构,也可搭配转换接头,适配各型手机。
上述电话听筒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一个按钮S205,用于对手机电话的接听或挂断进行控制,如附图2所示;当手机有来电时,手机会发出提示音或振动,使用者按一下该按钮S205,手机切换进入接听状态,此时,使用者就可以利用电话听筒中的扬声器和拾音器,和来电者进行声音交流;当通话结束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按一下按钮S205,挂断电话,手机将从接听状态转变到待机状态。
上述电话听筒S201,通常在外表面还印有制造商或生产商的商标及其他宣传图案。
上述电话听筒S201,使用时可放在特殊设计的固定支架上,也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使用者也可以随身携带。
上述实施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平亮,未经韩平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7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锁紧拉马
- 下一篇:耐高压大容积复合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