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机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46621.2 | 申请日: | 201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涛;侯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佳晨压铸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龙门 拉杆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尤其是一种压铸机拉杆与龙门架的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压铸机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机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成型加工设备,它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型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一般来说压铸机龙门架与静模安装板之间用三根或四根拉杆连接,目前拉杆与静模板的连接方式是:在拉杆的一端加工环形槽,用两半卡环2加压盖1连接(如图1所示)。由于环形槽存在很大的应力集中,曾发生过多起拉杆断裂故障。为了避免拉杆的断裂,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加大拉杆外径及环形槽直径来解决的,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拉杆与龙门架连接结构中因环形槽应力集中易造成断裂事故的问题,设计一种既能降低应力集中,又无需通过增大外径来提高强度的新型压铸机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压射拉杆3、压盖1,所述的压盖1通过螺杆6固定在龙门架5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射拉杆3插入龙门架5的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螺母4旋装在所述的外螺纹上,螺母4位于盖压1中,螺母4的一端与压盖1的内台阶面7相抵。
所述的螺母4上加工有径向螺孔8,径向螺孔8中安装有防松沉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拉杆外径的前提下,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拉杆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强度高,节约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压铸机龙门架与拉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压射拉杆3、螺母4和压盖1,所述的压盖1通过螺杆6固定在龙门架5上,所述的压射拉杆3插入龙门架5的一端上加工有外螺纹,螺母4旋装在所述的外螺纹上,螺母4位于盖压1中,螺母4的一端与压盖1的内台阶面7相抵,螺母4的另一端与龙门架5的端面相抵。为了防止螺母4在使用过程中松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螺母4上加工一个径向螺孔8,在径向螺孔8中安装防松沉头螺钉,径向螺孔8的数量最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拉杆3受到的轴向拉力通过螺纹传递到螺母4的端面上,再传递到压盖1的内台阶面7上,最后传递到螺杆6上。由于螺纹之间属于面接触,应力集中被均匀地分散到各螺牙面上,因此彻底消除了图1所示的应力集中的问题,确保拉杆3的端部不会因应力集中面断裂。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佳晨压铸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佳晨压铸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缸发动机缸盖面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缬沙坦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