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6228.3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新;施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一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建筑 板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
背景技术
建筑板材在制作时,采用快速混凝土注压法,在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目前所使用的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的结构包括一个本体,本体中设置有型腔,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模脚。其中,由于每个模具中型腔的尺寸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当需要制备不同尺寸的建筑板材时,必须根据建筑板材的尺寸制备若干个模具,这样做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一个模具一次只能生产一块建筑板材,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生产多种尺寸的建筑板材的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包括一个本体,本体中设置有型腔,所述的型腔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条,隔条将型腔分隔成至少一个与所需制造的建筑板材的尺寸相配合的小型腔。
所述的隔条与本体的连接结构为:型腔底面中设置有至少一排固定孔,所述的隔条底部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隔条通过螺钉与本体相固定。
所述的型腔底面中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四排固定孔。
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模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建筑板材的尺寸需要,通过隔条的隔断,实现多种尺寸的建筑板材的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一个模具可以一次生产多块建筑板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型腔,21、小型腔,3、模脚,4、隔条,5、固定孔,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模具,包括一个本体1,本体1中设置有型腔2,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模脚3,所述的型腔2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条4,隔条4可将型腔2分隔成至少一个与所需制造的建筑板材的尺寸相配合的小型腔21。其中隔条4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型腔2底面中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四排固定孔5,每排固定孔5中包括三个固定孔5,如图3所示,所述的隔条4底部设置有与固定孔5相对应的三个螺纹孔6,每根隔条4可通过三个螺钉与本体1相固定。在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固定孔5的排数及间距。还可以在型腔2的侧壁开设卡槽,在隔条4的端部设置卡条,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来实现隔条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4所示,使用时根据所需制造的建筑板材的尺寸大小,在型腔2内部固定四根隔条4,四根隔条4将型腔2分隔成五个小型腔21,其中四个小型腔21与所需制造的建筑板材的尺寸相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多种尺寸的建筑板材的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一个模具可以一次生产多块建筑板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一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一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卧式信号基础预制模具
- 下一篇:一种小径竹竹胶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