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套结机及其感应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5502.5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7/00 | 分类号: | D05B7/00;D05B19/14;D05B19/16;G01B7/00;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安全 检测 传感器 套结 及其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套结机的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针位感应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套结机的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其针位感应结构采用两个针位的霍尔感应,或者采用基于编码器和相对零点计数的数字针位。
采用两个针位的霍尔感应如图1所示,这种针位感应结构需要两个传感器,针位感应角度一般小于45度,而且无法感知机针偏离针位所处的绝对位置;这种针位感应结构与信号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针位感应结构与信号在针位置感应上存在盲区,开机上电不能判断针所处的绝对机械位置;
而另一种基于编码器计数的数字针位则采用软件计数方法实现,上电启动必须首先使电机旋转并找到零点,通过零点为基准的计数检测上、下针位的位置,这样造成每次上电时,电机必须先作某个方向旋转一定角度,有打断机针的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套结机,它可以检测到针所处的绝对物理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带有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套结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套结机、针位感应片,所述套结机采用直驱电机作为动力,电机与套结机的主轴同轴安装并同步运行;套结机的主轴上依次设置编码器、针位感应片、固定件,固定件将编码器、针位感应片轴向固定于套结机的主轴上;针位感应片连接位置传感器;所述针位感应片的感应区覆盖感应片的一部分,感应区为对应于上、下针位分割点角度为界的半环形区域。
所述编码器为套结机主轴直驱电机旋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为方波脉冲信号。
所述位置传感器是霍尔磁感应模式,或者是光电感应模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针位感应片,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针位感应片的感应区覆盖感应片的一部分,感应区为对应于上、下针位分割点角度为界的半环形区域。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针位感应结构采用边沿触发方法,能够有效检测针杆所处的绝对物理位置,从而实现根据针杆的位置判断上电后第一次提针的安全动作方向。
本实用新型利用感应片上针位边界实现编码器计数基准,从而得到套结机的主轴运转机械角度,并实现该机械角度为时序基础的套结机顺序控制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系统上电无需运转即可感知针位状态的特点,即断电后首次上电仍然能检测到针所处的绝对物理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针位传感器信号,单个输入信号检测接口即可检测机针的上针位、下针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同轴的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和针位信号边沿检测跳变,实现0~360机械角度的计数作为相位;电控系统利用递加数值作为时序基础,利用该时序基础判断机针的准确位置,实现送料板运动与主轴机针上下运动的协调,防止机针运动和机针的冲撞,从而保证送料板运动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套结机安全运动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夹线、抬压脚等动作的安全运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两个针位的霍尔感应的针位感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霍尔感应的针位感应结构与信号的对应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结机的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针位感应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针位感应片与信号的对应关系;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的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套结机, 2为编码器,
3为针位感应片, 4为固定件,
5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带有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的套结机,套结机采用直驱电机作为动力,电机与套结机的主轴同轴安装并同步运行;针位安全检测传感器包括针位感应片3、编码器2,如图7所示,套结机1的主轴上依次设置编码器2、针位感应片3、固定件4,固定件4将编码器2、针位感应片3轴向固定于套结机1的主轴上;编码器2、针位感应片3外罩设有壳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机缝纫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调制的塑料模具钢厚板生产工艺
- 下一篇:空心铆钉用钢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