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退火炉密封室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45382.9 | 申请日: | 2011-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红;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退火炉 密封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轧硅钢连续退火炉密封辊与密封刀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硅钢板连续退火炉密封室的升降装置是由国内配套制作的,该升降装置包括提升密封辊的绳轮和提升密封刀的链轮,在绳轮和链轮上分别缠绕有钢绳和代配重的起重链,钢绳另一端连接在密封辊上,起重链连接在密封刀上。绳轮和链轮均安装在同一根驱动轴上,绳轮直径为¢370mm,链轮直径为¢225mm。由于绳轮直径大于链轮直径,因此同轴传动的密封辊在相同时间内上升的行程大于密封刀的行程,使密封辊与密封刀之间在提升时发生干涉,当楔形剖面的密封刀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会将密封辊上辊抱住。密封辊上辊两侧温度不同,造成不转的上辊弯曲,弯曲的密封辊上辊落下时,有时根本转动不起来,只好进行人为干预处理。有时虽然也能转动,但下落高度不够,导致连退炉尾部炉压不稳,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若为了保证炉压,将弯曲的上辊强行下降,则会造成钢带表面划伤,直接影响成品带钢的质量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能避免密封辊与密封刀相互干涉,从而防止密封辊上辊弯曲不转的连续退火炉密封室升降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连续退火炉密封室升降装置,包括绳轮和链轮,其特征在于,在绳轮一侧设有一定滑轮,定滑轮由销轴及铜套组成,铜套滑动连接在销轴上,销轴通过支架连接在绳轮和链轮驱动轴支座上,缠绕在绳轮上的钢绳经过定滑轮连接密封辊,保证提升密封辊时,密封辊轴承不承受水平拉力。
所述绳轮直径等于或小于链轮直径。
所述定滑轮外径为¢45-55mm,长度为48-58 mm。
所述定滑轮轴线与绳轮和链轮驱动轴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0-170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绳轮直径缩小至≤链轮直径,同时又加装了定滑轮,既能确保密封辊的空间位置,又可使密封辊上升的行程≤密封刀的行程,从而消除提升时密封辊与密封刀之间的干涉现象,防止密封刀抱住密封辊的问题,避免密封辊上辊的弯曲和由此产生的带钢划伤事故,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行。
附图说明
附图为连续退火炉密封室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密封辊1、密封刀2、钢绳3、起重链4、支架5、销轴6、铜套7、链轮8、绳轮9、支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连续退火炉密封室升降装置包括密封辊1、密封刀2、钢绳3、起重链4、支架5、链轮8、绳轮9、支座10及定滑轮。本实用新型将绳轮9的直径缩小至¢215mm,使之略小于链轮8的直径。同时在绳轮9的左侧安设一个由销轴6和铜套7组成的定滑轮。铜套7外径为¢50mm、长度为50mm;销轴6直径与铜套7内径相同,均为¢30mm;铜套7滑动镶嵌于销轴6外。销轴6连接在支架5上,支架5则焊接在绳轮9和链轮8的支座10上。定滑轮销轴6的轴线与绳轮9和链轮8的驱动轴轴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60 mm。缠绕在绳轮9上的钢绳3经过定滑轮(铜套7的外缘)连接密封辊1,绕在链轮8上的起重链4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刀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的液体容器
- 下一篇:锁止离合器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