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震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5049.8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树飞 |
主分类号: | A47C19/22 | 分类号: | A47C19/22;A47C1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5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震的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防震床大多数是将仿古的架子床由木材换成钢材,然后再进行一些加固,但是,现代人用床一般是床头靠墙,三面起居,而架子床有四根立柱支撑顶篷,生活起居容易碰撞到立柱,非常不便。
有些防震床采用的方法是加固床体,发生地震时,人员转移至床底下,但是地震是突发事件,从地震的预知到地震发生只有几秒钟,而且目前地震预测技术并不成熟,因此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可能没有时间转移,若是在睡梦中发生地震,这种防震床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再有的防震床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检测振动,然后自动将床面翻转或伸出一个防护罩,这种防震床技术含量高,但是可执行性要求较高,包括可伸缩的保护罩强度要求是否达到,还有长期处于待机状态的机电设备是否出现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灵敏度是否达到要求,尤其是这种对于依赖电力执行的设备在地震引起停电后如何操作,都使人们对此类防震床的实用性产生怀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且起居方便的防震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震床,包括床体和床头立柱,所述防震床还包括防护顶篷,所述防护顶篷安装在所述床体的上方,所述防护顶篷包括顶篷主体和支撑顶篷主体的顶篷立柱,所述顶篷立柱与所述床头立柱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在顶篷主体受压时使顶篷立柱相对床头立柱产生转动的连接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顶篷立柱设为一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床头立柱设为一体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且两者之间设有限位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齿条和安装在第二连接部内部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连接部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连接有弹簧。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顶篷立柱设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床头立柱设为一体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紧定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表面设有第一端面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表面设有第二端面齿,所述第一端面齿与第二端面齿啮合。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顶篷立柱设为一体的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床头立柱设为一体的中空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的连接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篷主体的边部和所述床体的边部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篷主体上设有用于与天花板连接的安全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篷主体上方设有防护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床体包括床架和安装在所述床架上的挡板,所述挡板围成的空间构成储物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顶篷立柱支撑顶篷,方便三面起居;地震时,防护顶篷受到重压后可以由连接机构翻转,形成三角支撑空间,保护人员安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动力,不需要人员操作,保证了在地震时使用且不影响其功能,即使待救人员处于睡眠或昏迷状态,也可以保证待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储备仓,可以满足待救人员基本的生命需求,为待救人员的救援行动争取宝贵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 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在使用状态的参考图;
图中:10-床体;11-床架;12-挡板;13-门体;14-豁口;20-床头立柱;201-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板;211-第二安装孔;212-第二端面齿;30-防护顶篷;31-顶篷主体;32-顶篷立柱;321-第一连接部;33-防护网;34-加强筋;35-防护顶;36-第一连接板;361-第一安装孔;362-第一端面齿;37-安全绳;41-第一齿条;42-第二齿条;43-高度调节螺杆;431-套筒;44-弹簧;4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树飞,未经孙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坐垫
- 下一篇:EL冷光源于手机的运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