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干净的挤压式油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4846.4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1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开宇;黄荣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开宇;黄荣毅 |
主分类号: | A47J47/08 | 分类号: | A47J47/08;A47J4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7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干净 挤压 式油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家庭盛取食用油、酱油的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的油瓶往外倒油后,总是在瓶嘴残留一点油滴,这油滴将顺着瓶身流到瓶底,污染了瓶底和放置油瓶的桌面,既有妨清洁卫生。又存在着浪费食油和倒油不方便的弊病。有些油瓶设有接油盆,能把残留的油滴经接油盆流回油瓶,尽管油不会流到瓶外,但接油盆总是油乎乎的,令人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家庭盛取食用油、酱油的容器。它通过挤压瓶身取油,实验取油方便、干净的目的。它是利用油瓶本身的弹性,并设置具有单向阀门的进气通道和出油通道组成的,通过用手挤压瓶身即可快速取油,同时出油通道的单向阀门设置一定的行止距,在瓶身弹起吸气的同时,把出油管内的液柱吸回一小段,达到出油管口不挂油不漏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由瓶体、组合瓶盖组成,瓶口和瓶盖设置粗螺纹,组合瓶盖和瓶体通过粗螺纹连接在一起。瓶体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有弹性的塑料做成,挤压后能迅速弹起复原,油瓶的容积可做成200至800毫升的不同规格。组合瓶盖由设有单向阀门的进气通道和出油通道组成。出油通道是由上油管、单向阀门、出油管组成。出油管和上油管选用内径3至4毫米的硬质塑料管做成,出油管的管口向下弯曲,弯曲部分的长度为3至4毫米。出油通道的单向阀门是由出油管的下端管口、小塑料珠和上油管的上端管口共同组成。其中出油管的下端管口做成带缺口的斜面,上油管的上端管口平整,出油管的下端管口与上油管的上端管口的距离设置为3至4cm,其作用是使出油通道的单向阀门的行止距为3至4cm。进气通道是由上管、下管和单向阀门组成,进气通道的上管、下管选用内径2毫米的硬质塑料管做成。
使用时,用手挤压瓶身,瓶内压力增大,通气通道的单向阀门关闭,出油通道和的单向阀门打开,瓶内的液体经出油通道输出,稍松开手时,瓶内压力减少,进气通道的单向阀门打开,出油通道的单向阀门回行一小段后关闭。空气经进气通道进入瓶内,同时,出油管管口液体被吸一小段。不会出现挂油现象。反复挤压则连续取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取油方便、干净,不挂油,不漏油的目的。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瓶盖的进气通道和出油通道设置了单向阀门,从而达到挤压瓶身快速出油,松开瓶身,能把管口的油向瓶内吸回一段距离,而空气不会经出油通道吸入油内,出现“洗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挤压取油,取油方便,油瓶干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组合瓶盖纵切面图。
图1中,1.瓶盖,2.进气通道,3.出油通道,4.是瓶体
图2中,1.瓶盖,2.进气通道,3.出油通道,A.上管,B.下管,C.塑料珠1,D.出油管,E.塑料珠2,F.上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组合瓶盖1、瓶体4组成。组合瓶盖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设有单向阀门的进气通道2和出油通道3组成。进气通道是由上管A、下管B和塑料珠C组成。进气通道的单向阀门的作用,是通过设置上管的下端管口平整,下管的上端管口做成斜面来实现。当用手挤压瓶身时,瓶内压力增大,空气经进气通道2压出,塑料珠C推至上管A的下端管口,并封住此管口。此时,单向阀门呈关闭状态。稍松开手时,瓶身弹起,瓶内压力减少,空气经进气通道2吸入,塑料珠C向下移动至下管B的上端管口,但不能封住此管口,此时,阀门呈打开状态。出油通道3是由上油管F、塑料珠E、出油管D组成。出油通道的单向阀门的作用是,通过把上油管F的上端管口做成平整,把出油管D的下端管口做成有缺口的斜面来实现。使用时,用手挤压瓶身,瓶内压力增大,液体经上油管F向上压出,塑料珠E推至出油管D的下端管口,而不能封住此管口,液体可经出油管D输出,此时阀门呈打开状态。当稍松开手时,瓶身弹起,瓶内压力减少,出油管D处的油被吸回,塑料珠E向下移动,把上油管F的上端管口封住,此时,阀门呈关闭状态。上油管F的长度长至瓶底。并把下端管口做成略有斜面。把出油管D在瓶盖处弯曲成仰角30°左右,长度10至12cm左右,管口弯曲竖直向下,长度3至4mm左右。其作用是,当液体被吸回一小段时,近管口残留的液体能顺斜面向瓶内方向流回。把上油管的上端管口与出油管的下端管口的距离设置为3至4cm,其作用是限制塑料珠的移动距离,使塑料珠的行止距是3至4cm。当稍松开手时,瓶身弹起,瓶内压力减少,出油管D处的油被吸回,塑料珠E从出油管D的下端管口向上油管F的上端管口移动一段距离,则出油管D内的液体被吸回5至6cm,从而出油管D的管口不会出现挂油滴油现象。同时,出油管D处的液体只吸回一小段,阀门就关闭,空气不能经出油通道3吸入瓶内,出现“洗气”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开宇;黄荣毅,未经曾开宇;黄荣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太阳能热交换储水箱
- 下一篇:一种热管热泵组合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