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4306.6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苏良兴;石新蕾;严永卫;吴俊;黄晶;蒋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风扇。
背景技术
在环境恶化和能源紧缺日益严重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理念渗入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家居到出行无一例外;由此,低碳节能技术成为了大多数企业的竞争要素。2010年3月26日,在中山黄圃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小家电交易会中,慈溪市雄生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建忠指出,在低碳节能方面,风扇也被列入了节能排行榜。在空调产品的竞争下,风扇曾经一度被视为家电中的淘汰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2010年3月1日,中国风扇开始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促使家电企业开发更加节能的产品,并促进了风扇与其同类功能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趋向于对空调的部分替换,从而实现被社会所倡导的“低碳”设计理念。
市场上现有的风扇在结构设计原理上是相似的,大多采用扇叶、扇头、调速器、电动机、摇头送风装置组成,通过接通电源的方式来使得风扇转动,所采用的电能基本都是依靠火力发电来获取,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动能以生产电能,此过程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环保的能源来代替风扇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888139Y、公开日为2007年4月11日、发明名称为机械式节能风扇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间断性的提供外力的风扇,该风扇能将电能与动能的转换直接变为动能件的传递,但使用并不是很方便。目前,还没有一种真正成熟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完全取代电能的风扇,以满足真正低碳节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风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电扇,包括风能发电器、蓄电池、风扇和外壳,风能发电器、蓄电池、风扇通过导线顺次连接;所述风能发电器由大扇叶(1)、支撑传动轴(19)、直齿圆锥齿轮组(20)、传动轴(5)、变速器(6)、转动轴(8)、发电机(7)级连构成;所述风扇包括开关(9)、发动机(12)、转动轴(13)、带有外罩的小扇叶(2),开关(9)通过导线连接发动机(12),发动机(12)、转动轴(13)、小扇叶(2)顺次连接;所述直齿圆锥齿轮组(20)、传动轴(5)、变速器(6)、转动轴(8)、转动轴(13)、发电机(7)、发动机(12)均置于外壳内。
上述大扇叶(1)通过固定器(18)与支撑传动轴(19)连接。
上述外壳外侧设有凹槽(4),方便提携,并且还可以存放拆卸下来的扇叶。
上述直齿圆锥齿轮组通过一传动轴连接风向调节板(16),该风向调节板可以调整大扇叶(1)使其处于迎风位置。
上述外壳外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三脚固定架(17),该三脚固定架(17)用于固定风扇。
将本实用新型风扇置于自然风中,风能带动大扇叶(1)转动,通过支撑传动轴(19)、直齿圆锥齿轮组(20)、传动轴(5)将机械能传递到变速器(6),变速器(6)通过转动轴(8)、发电机(7)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到蓄电池(11)。当开关处于接通状态,蓄电池(11)将存储的电能输送到发动机(12),发动机(12)转动带动小扇叶(2)转动,达到吹风功能。本实用新型风扇的工作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之一的风能直接产生电能,整个过程环保节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摒弃了传统风扇的运行方式,采用风能代替生活中煤炭烧制的电能作为根本能源来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与火力发电、地热 发电、垃圾发电等多种放电方式相比,在获取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带来任何的污染,也不用担心能源枯竭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拆卸图。
图中,1-大扇叶,2-小扇叶,3-外壳,4-凹槽,5-传动轴,6-变速器,7-发电机,8-转动轴,9-开关,10-导线,11-蓄电池,12-发动机,13-转动轴,16-风向调节板,17-三角固定架,18-固定器,19-支撑传动轴,20-直齿圆锥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调压导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花瓶的USB风扇